本书主要收录有留传于甘肃高台县境内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和先进人物故事等百余篇。全书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故事诙谐,人物朴实,语言生动,贬恶褒善,寓教于乐,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集中而又充满幻想,极富现实教育意义,如《鞋匠中状元》《大明忠杰白兆庆》《山神女婿的故事》《全国劳模朱海南的故事》《向大爷的故事》等。
高台是一个有英雄、有故事、有文化、有历史、有风骨的地方。 本书中的故事取材广泛,天上地下,怪力乱神,无所不包,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是高台人们最朴素的情感体现和智慧。 该书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旨在传承弘扬高台民间文学和文化遗产。
孙登平,汉族,1976年5月出生于甘肃高台,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担任政协高台县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出版《孙登平文学作品集》,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祁连山下有弱水》《鹿鸣祁连》《患难与共》《驼罗庄传》,共二百多万字。曾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优秀奖、甘肃省委宣传部国庆九十周年征文优秀奖、甘肃省文物局“我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三等奖。
用各种文学形式讲好张掖故事(序一)
做一个文化的有心人(序二)
鞋匠中状元
蛤蟆招驸马
大明忠烈白兆庆
王林奉母成仙
山神女婿的故事
罗神仙与“胡公子叼亲”
驼罗王的传说
黑泉的传说
太上灵岩和高台老席“八大碗”的由来
牛郎、织女和大湖湾的故事
丹霞龙的传说
白大人的故事
闫大人的故事
农家才女
盖房上梁披红绫的传说
“铁人”和“铜人”的故事
龙脉的传说
三媒六证的故事
“盛世良民”的故事
月牙湖石墩鼓子的故事
天城的传说
厨师教子
南山、北山和黑河的传说
“年”字及过年的来历
牛魔王受骗
叫花子学仙
金镯子
阎王爷失职
领岁数
吕蒙正赶斋
晾经台
胭脂泉的故事
金鸭子的传说
大禹劈石峡的故事
观财坑的故事
南北二山的传说
珍珠白玉汤
白孤墩的由来
“羊达子的秧歌子重来”的原委
九眼泉的传说
羊达子的来由
“黄家皮袋”的传说
三凤村的由来
榆木山走路
石龙化石
刘秀走南阳
王木通祭母
贫贱不可欺
孟母搬家
父亲为何称“老子”
蟒墩的传说
吴道子画测阴晴
大禹治水的传说
魁星楼的传说
张果老考子
铁拐李偷油
小时偷油,长大偷牛
争睡热炕的故事
由《荷戈纪程》想到林则徐
关帝显灵退盗贼
仿龙建堡
神鹿之死
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南华“会仙聚”与“杂烩菜”的来历
石榴的传说
龙泉寺的传说
“鼻屎监生”救村民
左宗棠赠联
“龙爷”朱万因的故事
督军审杨树
忠烈义女赵娥
一对金手镯
里宝和外宝的故事
黑狐子的故事
巧媳妇
八宝山的传说
开凿柔远渠轶事
梧桐泉寺的由来
地名小考趣谈
台子寺因纪念李广而建
段业错杀沮渠男成
耿直敢谏的白兆庆
阎相师小事记
五“胡”震高台
全国劳模朱海南的故事
郭西山办学记
唐僧取经台子寺奇遇
月牙湖与嫦娥的姊妹镜
南北二山的传说
武林名宿桑玉明
向大爷的故事
名医石坚
大召寺的钟
祁连山的传说
薛家泉
骆驼城来历
骆驼城趣事
台子寺
沙枣树的来历
红柳姑娘
沙枣的故事
高台大湖湾的传说
梧桐泉寺的美丽传说
九头胡杨的传说
台子寺的来历
梧桐泉寺的传说
历史长河中的镇夷城
甘肃“马拉松”的先驱者朱玉
“天之骄女”许艳红
玉帝巡游高台神龟终入仙班
迁坟
座钟
桃花
观音沟
知青锦囊
盐池的传说
白马饮水的传说
台子寺神钟的传说
朱家堡的来历
薪火相传自秉承(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