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地位愈发凸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引擎。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高度评价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并明确指出知识产权应为创新创业服务,为创新发展提供驱动力。知识产权是对智力活动和经营管理成果的合法权利,是保护科技创新的基本制度。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五大关系,强调其对国家治理、高质量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性作用。在国家层面,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企业和个人层面,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也成了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
知识产权意识,是对知识产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是对知识产权在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科技运用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的认识。根据2019年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报告,超过六成的公众认为知识产权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相比5年前提升了22.7%。87.7%的公众认为近10年来知识产权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公众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认知率由2008年的3.7%提升至2018年的86.3%,显示出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知识产权仍是相对陌生的领域,亟须提供更加多元化、易懂的科普内容,以打破领域壁垒,让更多人参与和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倾心编写了本书,以期为读者提供一把开启知识产权大门的钥匙。
编写本书的初衷是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保护方法、运用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助力读者更好地了解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和推广,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科普行业的发展,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涵盖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保护方法、运用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各章节不仅提供理论知识,更包含丰富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指南,力求帮助读者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逐步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知识产权的保护方法和运用策略,为自己的创新和创意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知识产权学习平台,适用于中学生、大学生和普通公众,提供了多个学习场景。对于中学生,本书可作为知识产权的启蒙读物。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此外,书中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指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针对大学生,书中第四章和第五章将为其提供深入学习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策略的机会。这对于正在学习或将来希望从事相关行业的大学生而言,将是一份重要的指南参考。通过案例研究,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产权在创新和竞争中的实际应用。对于公众,本书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也是一个深入了解知识产权的资源。科普内容和案例分析有助于公众更全面地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而丰富的实际操作指南则提供了实用的保护方法和运用策略。通过在不同群体中的灵活应用,本书将有助于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促进知识产权的更好保护和应用。
本书是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基地的工作成果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将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基地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实施为指导,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搭建空间、资源、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立体科普框架,并于2022年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工作依托深圳大学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形成融合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的双环绕型特色科普体系。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流程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培训、竞赛、科普为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素养体系。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打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的日常,坚持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需求至上,持续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我们期望这本书能够产生以下效果:
1.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书中内容的深入剖析,读者能更全面地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升在实践中的保护和运用能力。
2.推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通过推广,唤起社会对知识产权的更高关注,推动相关政策和服务的改进,确保知识产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科普行业的发展:通过本书的推广,鼓励更多人投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科普行业,为其发展添砖加瓦,满足社会对了解知识产权的多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