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分析生态补偿理论与矿产资源开发实践的基础上,分别从矿区生态补偿的构成、价值基础与核算等方面对矿区生态补偿的体系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以煤、铁、稀土和天然气等四类矿区和资源型城市为例,对其生态补偿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构建了一条从矿产资源的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完整生态补偿路径,为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有益思路。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矿产资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等各级纵向课题80多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软科学》等发表论文90多篇
目录
第1章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
1.1 我国生态补偿现状 1
1.2 矿区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 9
1.3 绿色矿业相关理论与实践 16
第2章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34
2.1 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4
2.2 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1
2.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测度和预测 58
第3章 矿区生态补偿构成体系 65
3.1 矿区生态补偿要求 65
3.2 空间视角下矿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确定 70
3.3 矿区生态补偿的类型与途径 73
3.4 矿区生态补偿方式与期限 78
第4章 矿区生态补偿的价值基础与核算 81
4.1 矿区生态环境的价值错位与内生化 81
4.2 矿区生态补偿的总体核算 85
4.3 资源税改革对矿区生态补偿的影响——以煤炭资源税为例 90
第5章 煤矿区生态补偿 100
5.1 我国煤矿区概述 100
5.2 煤矿区生态补偿的基本模式与框架设计 106
5.3 煤矿区生态补偿的计量模型 110
第6章 铁矿区生态补偿 113
6.1 我国铁矿区概述 113
6.2 铁矿区生态补偿基本模式与框架设计 118
6.3 铁矿区生态补偿的计量方法 121
第7章 稀土矿区生态补偿 122
7.1 我国稀土矿区概述 122
7.2 稀土矿区生态补偿基本模式与框架设计 127
7.3 稀土矿区生态补偿的计量模型 130
第8章 天然气矿区生态补偿 133
8.1 我国天然气矿区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33
8.2 天然气矿区生态补偿基本模式与框架设计 138
8.3 天然气矿区生态补偿的计量模型 142
第9章 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与转型发展 145
9.1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补偿 145
9.2 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影响 153
9.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模式 165
9.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174
第10章 矿区生态补偿的保障体系与长效机制 186
10.1 完善矿区生态补偿法治体系 186
10.2 优化矿区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189
10.3 建设绿色矿区长效机制 192
参考文献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