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怎样才能更具创新精神?
怎样才能更系统地寻找新创意?
怎样才能把新创意转化为更成功的产品或服务?
大多数公司在开展创新过程时都使用阶段-关卡(stage-gate)方法:创意筛选、概念开发和测试、营销战略制定、商业分析、产品开发、市场测试和商业化。通常,创新项目的控制权会从一个团队转移给另一个团队,最终结果往往与当初构想相差悬殊。
本书则更多地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待创新过程。科特勒更多地考虑团队和角色,而不是阶段,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其实是项目参与者互动的结果。
本书中,先有角色,创新过程是这些角色进行互动的结果。创新需要有大量的“来来回回”,回到原来构想,放弃这个构想,再次考虑这个构想,加以修改,寻找更多信息,进行设计,认识到这个设计并不最好,再重新设计。
A-F模型并不是一个创新过程,而是最近几年科特勒在最佳创新实践中发现的几个关键角色。科特勒认为,公司要创新,就必须界定这些角色,并指定人员担任这些角色,然后确定目标、资源和期限,让他们自由互动,建立自己的过程。创新过程会在上述角色的互动过程中形成。
由角色来建立过程,就不会出现“这个阶段是我的宝贝”这样的情况,而是“这些阶段属于我们大家,我们应该想想每一种角色如何给它们增加价值”。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参与到整个创新过程。
1、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再造营销管理的经典作品,开创了新的创新模式(A-F模型); 2、本书理论在以下公司频繁使用,这些企业包括苹果、谷歌、3M公司、宝洁、通用电气、宝马、IBM、丰田、星巴克、微软、乐购、壳牌、沃尔玛、埃克森?美孚、宜家、爱立信等; 3、本书为以下群体量身打造:首席执行官、总经理、研发人员、营销专家和新产品或创新管理人员。也包括那些拥有下属并想让他们在工作上发挥更多创造力的人员,对企业管理人或一般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样有帮助。
第一章 企业的创新阻碍
创新需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鸿沟
问题一:对创新的误解
问题二:谁来对创新负责?
问题三:混淆创新和创造
问题四:缺乏框架
问题五:缺乏控制
问题六:缺乏协调
问题七:缺乏客户关注
第二章 A-F模型概述
为什么组织机构要讲方法?
通过创新过程解决问题
创新活动必须是连续的
创新过程:人员角色与创新阶段
应用举例
第一章 企业的创新阻碍
创新需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鸿沟
问题一:对创新的误解
问题二:谁来对创新负责?
问题三:混淆创新和创造
问题四:缺乏框架
问题五:缺乏控制
问题六:缺乏协调
问题七:缺乏客户关注
第二章 A-F模型概述
为什么组织机构要讲方法?
通过创新过程解决问题
创新活动必须是连续的
创新过程:人员角色与创新阶段
应用举例
第三章 发起者(A-F模型之A)
发起者的定义与职能
关乎创新过程成效的三个条件
发起者的类型
综合型发起的分类
什么类型的创新发起是最好的?
第四章 搜索者(A-F模型之B)
搜索者的定义与职能
B至C:创新诊断
B至D:技术和设计解决方案
B至E:营销模式
收集信息的方式与方法
第五章 创造者(A-F模型之C)
创造者的定义
谁是创造者?
创造性人才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工作方式
怎样产生好想法?
各种创新方式对应的最佳信息搜索方法
创新方法与信息搜索方法评估
从想法到概念
第六章 发展者(A-F模型之D)
发展者的定义
发展者来界定概念和定义
坚持概念
如何一步一步地推进开发工作?
重要特点权衡后的解决方案
第七章 执行者(A-F模型之E)
执行者的定义
如何选择执行者?
最佳执行的关键投入及特点
营销方案
实施预案
实际执行:行动计划
执行后:重复与改进
KPI的演变
第八章 促进者(A-F模型之F)
促进者的定义
谁是促进者?
促进的类型
评估和选择替代性想法或概念的系统
快速启动停滞创新过程的系统
审批和分配财力及投资的系统
批准或否决的标准及层次组合
设定投放目标的工具
第九章 使用A-F模型设计创新过程的优点
A-F模型的优点
利用A-F模型设计创新过程
过程协调
从方法到方案
结论
第十章 创新规划
创新规划的要素和方法
企业经营诊断
与公司的使命、目标及整体战略相匹配
创新目标
确定创新战略
实施创新战略
第十一章 创新指标
创新指标的定义
如何使用创新指标?
有多少公司使用创新指标?
指标的类型
指标组合
指标的复杂组合
指标和目标
第十二章 如何培养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的定义
文化创建者
妨碍创新的组织内因素
激励创新的组织内因素
对创造力普遍性的误解
沟通的作用
多元文化和职能跨越
其他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创建创新文化的步骤
第十三章 激励与奖励
创新激励的定义
激励类别
奖励标准
谁来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