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湖北省计算机系列优秀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咄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编写的一本计算机基础教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湖北省计算机系列优秀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及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储Inter基本应用、多媒体知识与应用基储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信息安全基础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湖北省计算机系列优秀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从基础应用出发,图文并茂,内容详实,步骤清晰,通俗易懂,有利于培养读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湖北省计算机系列优秀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作为本科、高职高专等各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计算机培训教材,还可供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郑军红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湖北省计算机系列优秀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咄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编写的一本计算机基础教才。本书内容包括:计算机及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储Inter基本应用等。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概念
1.1.2 计算机的发展
1.1.3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1.4 计算机的分类
1.1.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
1.2.1 进位计数制
1.2.2 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1.2.3 不同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1.2.4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5 字符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6 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7 计算机基本算数运算与逻辑运算
1.2.8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单位
1.3 信息与信息社会
1.3.1 计算机文化概述
1.3.2 信息人才与信息素养
1.3.3 信息化社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1.3.4 计算机知识产权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
2.1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2.1.1 计算机系统组成
2.1.2 计算机工作原理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2.1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
2.2.2 中央处理器
2.2.3 内存储器
2.2.4 外存储器
2.2.5 输入设备
2.2.6 输出设备
2.2.7 主板
2.2.8 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2.2.9 微型计算机的配置与选购
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2.3.1 计算机软件系统基本组成
2.3.2 计算机系统软件
2.3.3 计算机应用软件
2.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2.4.1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维护概述
2.4.2 软件系统故障处理及维护
2.4.3 硬件系统故障处理及维护
第3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3.1 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
3.2 windowsXP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3.2.1 windows XP操作系统概述
3.2.2 windows XP Professional特点
3.2.3 Windows XP Professional运行环境与安装
3.2.4 windows XP Professional基本操作
3.2.5 windows XP系统设置
3.2.6 Windows XP文件及文件系统管理
3.2.7 Windows XP实用工具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4.1 计算机网络概述
4.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4.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功能
4.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1.5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4.1.6 计算机网络常用设备
4.1.7 TCP/IP 结构
4.2 计算机网络通信
4.2.1 数据通信基础
4.2.2 数据传输
4.3 组建局域网
4.3.1 局域网概述
4.3.2 以太网与无线局域网
4.3.3 局域网的工作模式
4.3.4 局域网的物理集成
4.3.5 基于Windows的局域网组建技术
4.3.6 局域网的基本应用
第5章 Inter基本应用
5.1 Inter基础
5.1.1 Inter概述
5.1.2 Inter基本工作原理
5.1.3 Inter接入方式
5.1.4 Inter基本设置
5.2 Inter基本应用
5.2.1 服务
5.2.2 资料查询
5.2.3 文件传输
5.2.4 电子邮件
5.2.5 即时通信
5.2.6 BBS
5.2.7博客
第6章 多媒体知识与应用基础
6.1 多媒体基础知识
6.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6.1.2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6.1.3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
6.2 字音频技术
6.2.1 音频的基本概念
6.2.2 音频数字化
6.2.3 数字音频的属性
6.2.4 声音文件格式
6.2.5 声音信号的获取与处理
6.2.6 常用的音频处理软件
6.3 图形图像处理基础
6.3.1 图形与图像
6.3.2 图像的数字化
6.3.3 数字图像的主要属性
6.3.4 图像的文件格式
6.3.5 图像的获取与处理
6.3.6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
6.4 数字视频技术
6.4.1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
6.4.2 视频的数字化
6.4.3 常见视频文件格式
6.4.4 视频的采集与处理
6.4.5 常用视频处理软件
6.5 计算机动画制作
6.5.1 动画的基本概念
6.5.2 常见动画文件格式
6.5.3 常用动画处理软件
第7章 Word文字处理
7.1 Word 2003概述
7.1.1 word 2003简介
7.1.2 启动与退出
7.1.3 窗口的组成
7.1.4 word帮助功能
7.2 文档的基本操作
7.2.1 创建文档
7.2.2 打开文档
7.2.3 保存文档
7.2.4 文档的显示方式
7.2.5 文本输入与编辑
7.3 文档排版与版面设置
7.3.1 字符格式化
7.3.2 段落格式化
7.3.3 页面格式化
7.3.4 边框与底纹
7.3.5 页面设置
7.3.6 页眉与页脚
7.3.7 设置页码
7.3.8 编制文档目录
7.3.9 样式与格式
7.4 表格的制作
7.4.1 创建表格
7.4.2 编辑表格
7.4.3 表格内容的输入
7.4.4 格式化表格
7.4.5 表格中的数据管理
7.5 图文处理
7.5.1 插入图片
7.5.2 插入艺术字
7.5.3 绘制图形
7.5.4 使用文本框
7.5.5 使用批注
7.5.6 编辑公式
7.5.7 对象的嵌入和链接
7.6 Word 2003其他功能
7.6.1 拼写与语法
7.6.2 保护文档
7.6.3 信函与邮件
7.6.4 文档安全性设置
7.7 打印文档
第8章 Excel电子表格
8.1 Excel 2003概述
8.1.1 Excel 2003功能简介
8.1.2 Excel 2003启动与退出
8.1.3 Excel 2003工作窗口
8.1.4 Excel 2003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8.1.5 Excel 2003帮助功能
8.2 Excel 2003基本操作
8.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8.2.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8.2.3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8.3 工作表数据基本操作
8.3.1 数据有效性设置
8.3.2 数据输入
8.3.3 数据编辑
8.4 工作表的格式化
8.4.1 设置单元格格式
8.4.2 调整行高与列宽
8.4.3 使用条件格式
8.4.4 设置工作表背景
8.4.5 复制格式
8.5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8.5.1 使用公式
8.5.2 使用函数
8.5.3 公式与函数的引用
8.6 数据管理与分析
8.6.1 数据清单
8.6.2 数据排序
8.6.3 数据筛选
8.6.4 数据分类汇总
8.6.5 数据透视表
8.7 使用图表
8.7.1 创建图表
8.7.2 编辑和修改图表
8.8 工作表的页面设置与打印
8.8.1 页面设置
8.8.2 打印区域设置
8.8.3 设置分页
8.8.4 打印
第9章 PowerPoint演示文稿
9.1 PowerPoint 2003概述
9.1.1 PowerPoint 2003简介
9.1.2 PowerPoint 2003启动与退出
9.1.3 PowerPoint 2003工作窗口
9.1.4 PowerPoint 2003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9.1.5 PowerPoint 2003帮助功能
9.2 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9.2.1 创建演示文稿
9.2.2 打开演示文稿
9.2.3 保存演示文稿
9.2.4 演示文稿的显示方式
9.3 幻灯片的编辑
9.3.1 插入幻灯片
9.3.2 插入文本
9.3.3 插入图形对象
9.3.4 插入多媒体
9.3.5 插入flash动画
9.3.6 插入页眉与页脚
9.3.7 插入其他对象
9.3.8 超链接及动作按钮
9.4 幻灯片的外观设计与文本格式化
9.4.1 文本格式化
9.4.2 设置幻灯片背景
9.4.3 设计模板
9.4.4 使用配色方案
9.4.5 使用母版
9.5 幻灯片放映效果设置
9.5.1 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
9.5.2 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9.6 演示文稿的放映与输出
9.6.1 设置放映方式
9.6.2 排练计时
9.6.3 录制旁白
9.6.4 放映幻灯片
9.6.5 打印演示文稿
9.6.6 将演示文稿另存为网页
9.6.7 打包演示文稿
第10章 信息安全基础
10.1 信息安全概述
10.1.1信 息
10.1.2 信息安全
10.1.3 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10.2 信息保密技术与安全认证
10.2.1 信息保密技术
10.2.2 信息安全认证
10.2.3 计算机访问控制
10.3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10.3.1 计算机病毒概述
10.3.2 计算机病毒分类
10.3.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0.3.4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10.3.5 木马病毒及防治
10.4 网络安全技术
10.4.1 网络安全概述
10.4.2 网络黑客与骇客
10.4.3 网络攻击的表现形式
10.4.4 网络攻击的常用手段与基本工具
10.4.5 VPN技术
10.4.6 入侵检测与网络隔离
10.5 防火墙技术
10.5.1 防火墙的概念
10.5.2 防火墙的功能与分类
10.5.3 常用的防火墙介绍
10.6 信息安全管理
10.6.1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0.6.2 信息安全策略
10.6.3 系统防护
10.6.4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10.7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
参考文献
数字视频就是以数字形式记录的视频,数字视频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模拟视频的缺点,不仅可以进行无失真的无限次复制,还可以对视频本身进行创造性编辑,加入特技效果等。数字视频有不同的产生方式,存储方式和播出方式。比如通过数字摄像机直接产生数字视频信号,存储在存储器中,从而得到不同格式的数字视频。然后通过计算机或特定的播放器等播放出来。
6.4.2视频的数字化
数字视频技术包含有两重涵义,一是将模拟视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字化编辑,最后制成数字化产品;二是指视频图像由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直接得到数字视频,输入到计算机时不再考虑视频质量的衰减问题,然后通过专业软件编辑成产品。
视频数字化实质就是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视频文件存储在存储介质(硬盘)中。视频数字化的过程称为捕捉,指在一段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对视频信号进行捕捉并加以采样后,形成数字化数据的处理过程,与音频信号数字化一样,是对视频信号进行采样捕捉,其采样精度可以是8位、16位或24位。播放时,将数字化视频信号经过编码成电视信号进行播放。
影响数字视频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数据速率、关键帧和压缩比。
(1)数据速率
是指每秒文件占用的字节数。数据速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视频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越大。
(2)压缩比
压缩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视频回放时图像的质量,压缩比过大,在回放时解压缩的时间过长,尤其是采用对称压缩技术的视频文件和采用纯软件解压的系统,视频图像质量将受到影响。
(3)关键帧
关键帧是视频压缩过程中影响视频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关键帧数量过少,会产生图像不稳定的现象。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视频制式标准主要有NSTC、PAL和SECAM等,如美国、日本等国使用NSTC制式,规定每秒30帧视频画面;中国及欧洲大多数地区使用PAL制式,规定每秒25帧。通常NSTC、PAL和SECAM制式的视频信号都是模拟的,在进入计算机编辑前必须进行数字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