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诗会”是《诗刊》杂志的一个品牌活动,也堪称中国诗歌界乃至中国文坛第一品牌,拥有崇高的地位与影响。“青春诗会”基本上以一年一届的方式,从全国青年诗人中遴选出十余位最优秀者参会,迄今已举办二十九届。当代中国诗坛上有影响与活跃的诗人,基本上都从“青春诗会”出来。现从历届“青春诗会”作品中选出最优秀诗人及其作品,汇编为本书并附以诗人小传,包括了顾城、舒婷、江河、王小妮、梁小斌、西川、王家新、于坚等人的作品,既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诗歌档案,更是一份优中选精的诗歌选本。
序:青春如此美好
谢冕
一切都是极不平凡的
踏着泥泞,踩着荆棘,人们从六十年代一路蹒跚而行。日子是无边的暗黑,看不到晴好的一天。苦熬到了七十年代的后半叶,云层中裂开一道光痕,光痕中蹦出了一个让人永
序:青春如此美好
谢冕
一切都是极不平凡的
踏着泥泞,踩着荆棘,人们从六十年代一路蹒跚而行。日子是无边的暗黑,看不到晴好的一天。苦熬到了七十年代的后半叶,云层中裂开一道光痕,光痕中蹦出了一个让人永远纪念的秋天。中国的天空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人们掸去心中的尘垢,走向街头和田野,迎接这个正义战胜邪恶的秋天。时间是1976,或者是1978,总之,都是金色的秋天的故事。那时,北京西单有一面墙,那墙上张贴了呼唤春天的信息以及诗歌。记得是在那一年的秋深时节,有一份带着墨香的油印刊物出现在昏黄的街灯下,它发出耀眼的光亮。人们于是决绝地把昨天放在了身后,他们说:“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
今天是如此美好,值得人们珍惜并紧紧地拥抱它。很快就到了我们此刻谈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是中国的春天,更是诗歌和艺术的春天。这一年的开初,诗人徐迟发出了八十年代的第一声春天的消息:“普罗米修斯没被束缚,科学无缰索可以捆绑。中国的进步谁能禁锢,看谁还敢于旧梦重温。”诗人赞美这个年代:
一切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切都是极不平静的。
春天终于悄悄地来临。一切竟然是这样的不平凡,花朵在枝叶间喧闹,潮水在江河中激荡,诗人说,“阳光,谁也不能垄断”。一切又都是极不平静的:久违的春天为受尽折磨的中国人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更带来了艺术和诗歌复兴的消息。记忆是非常的美妙:这一年的早春时节,在广西南宁,邕江流过浓荫覆盖的城市,南国的边城迎来了一批学者和诗人,他们聚集在早春的阳光下,讨论久已旷废的诗歌,他们为诗歌的新生而论辩和祝福。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朦胧诗论战的“开篇”。作为南宁会议的持续,也是这一年,中秋节前,在北京的定福庄,展开了又一场主题更为集中的诗学论争,议题仍然是:新诗的新的崛起。报道称,这是“一次热烈而冷静的交锋”。学术界敏锐感知并勇敢支持中国诗歌为清除阴影、迎接光明的抗争。
这就是我们此刻深情缅怀的、发生在八十年代的那个重大诗歌事件的深邃背景。从现在往前追溯,距今三十四年前,一批年轻的诗人趁着新时期的召唤聚集在北京。虽然当日北方花事已过,但这些人依然充盈着早春的激情。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诗的约会。时节已届盛夏,这一批年轻人衣着轻松,青春曼妙,怀着青春的幻想和诗意应邀来聚,那一派青春气象只能以拨去阴霾的万里晴空来形容。《诗刊》主持的第一届“青春诗会”,就在这样庄严而热烈的气氛中在虎坊桥召开。当日的《诗刊》编辑、诗人王燕生在他执笔的纪要中将此定名为:“青春的聚会”。他说,“让我们为遍布各地的新一代诗人祝福,我们期待诗歌的百花盛开在古老而年轻的诗国。”
因为召唤,于是拥有。对于这些青年人而言,这个春天是时代赐予的,也是他们祈求与争取的。那时参加诗会的人们多在二十岁上下,大的也不过三十出头。了解和熟悉中国诗歌历史的人们都知道,不仅是这种“青春的聚会”前所未有,由权威刊物主动邀集“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聚会也是史所罕见,更何况,他们的到来对于当时停滞的、刻板的、特别是被种种戒律禁锢的诗歌而言,不仅意味着要承担风险和压力,更可能意味着一场向习以为常的诗歌秩序的质疑与挑战。数十年后的今天想到这些,情景犹如昨日,依然令人激动,应该感谢《诗刊》,感谢那些开明的、不怀偏见的诗坛前辈,感谢他们的宽容,也感谢他们的胆识。
春天的约会
这是春天的约会。其实,春天的嫩芽和花苞是在严寒中孕育的。前面提及的那些张贴在墙上的诗歌,以及那些散发着墨香的油印刊物,或者更早一些,那些在白洋淀或边远的知青点昏黄的灯光下传抄的“地下诗歌”,都是这一曲春天交响乐的前奏。只不过,惊蛰虫鸣,天边雷动,顷刻间把开花的意愿化为了大地上的浓浓春意,点染了天空和大地。地下的春潮终于涌上了地面,浸漫着,流动着,原先的潜流变成了阳光下的荡漾春波。寒冬的束缚与禁锢顿时化为了青春的蓓蕾。从潜流的“不合法”的状态,到现在被认可的、不含贬义的“登堂入室”,这是时代进步的象征,自由开放的时代理应拥有自由开放的诗歌。“青春诗会”的创立,再一次证明了随着时代的解放而来的艺术的解放。
这是传达自由精神的诗歌。诗歌的失去自由由来已久,诗曾经沦为不断变换的政治口号的宣传品,诗人的写作不由自己,写什么,怎么写,完全听命于有形或无形的“规定”。这些肆意抹杀诗人想象力的艺术教条,剥夺了写作者的自主权,最终导致作为创作主体的“自我”的消失。由此我们可以知晓,为什么“表现自我”在那时竟然成了最热切的争议话题,批评者又为什么把“小我”当成了讨伐新潮诗的严重口实!召唤自我的回归,恢复写作的主体意识,诗歌不仅要体现创作者独立的个性,而且要全力彰显受到贬抑的优美的人性。这种追求,已成了年轻一代的作者不约而同的普遍诉求。
写作不再听从别人的指令,写作首先是、而且必然是出于个人独特的想象和灵感。中国数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写作“规范”受到了质疑。年轻诗人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从思想、艺术到语言、风格。粗心的读者可能会忽略,这时候,我们的眼前出现了几道“弧线”——鸟儿在疾飞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须;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在思想和艺术禁锢的年代,不仅“弧线”是禁忌,这里的“退缩”、“转向”、“幻想”可能也都是禁忌。对于习惯了被告知所有的道路都是向前的和笔直的人们,这些“弧线”不仅是陌生的,也是异端的,或者更是意味着一次猛然的袭击。青春的聚会带来的,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美丽的袭击”。但这不构成伤害,可能更是一种增益。
这是充满探索精神的诗歌。它接续了中国诗歌追求并汇入现代精神的追求,他们把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批判熔铸为崭新的主题。他们从冬天的路径走来,他们的声音还带着寒冽和冷峭,有点疼痛,也有点感伤。他们在草丛中寻觅那丢失的钥匙,他们为曾经粗暴地涂污雪白的墙而追悔。一代人尽管年轻,却是饱经世事,少年流徙,岁月蹉跎,练就了坚韧与自强的性格。他们祈求:愿每一个站台都有一盏雾中的灯;他们坚信,即使冰雪封住了道路,仍有向远方出发的人。我访问过写这诗句的诗人住过的乡村,攀登过她“旧居”破旧的木梯。有一道河流过她昔日的村庄,而诗人自己的家却在烟云飘渺的重山之外。家乡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可以想象,那时的她多么渴望、多么怀想那个站台,还有雾中的那盏灯。因为她创造了美丽的忧伤,却也因此而获得长久的争议。
追求未曾却步,探索总在继续。在随后历届的春天聚会中,年轻诗人们都无一例外地坚持着这种探索的、开放的姿态,他们以新鲜的创造取代那些已成定势的单一的艺术思维,从对地头一双鞋的关注,到满眼死灰中跃然而出的“鲜红和淡绿”,甚至在国徽和瓢虫的联想中,驰骋他们自由不羁的想象力。从第一届“青春诗会”开始,年轻诗人的探索和创新公开化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也给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不断地输送着新生力量。这些不拘一格的艺术实践陡然间由令人诧异的“古怪”而成为常态。“青春诗会”仿佛是一道决堤之水,它无可阻拦地冲决了那道坚硬的堤坝。1980年的夏季,在北京,在北戴河,有一群人为诗而聚会,这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从那时到今天
从那时开始,就是从1980年的第一届“青春诗会”开始,这个春天的聚会除了个别的年份付缺,大抵逐年举行,如今已是三十届了。三十正是风华正茂、事业有成的日子,“而立”,意味着成熟。这种成熟正如我开头说的,是由于时代的进步,整个的艺术创造的气氛是开放的,而不是以往那样的是封闭的、是禁锢的。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召唤着诗人们随心所欲地想象和创造,诗歌驰想的天空是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宽广。“青春诗会”赶上了好时代。当然,也有诗歌自身的因素,也有理论界对于新的探索和实验的鼓励,也有随着诗歌的繁荣而来的诸多实践和适当的措施的助益。
这期间,《诗刊》坚持了数十年的“青春诗会”可谓功勋卓著。做一件事并不难,而坚持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特别是,这件事不仅坚持了,而且坚持着每一次都有前进,用通俗的话说,是愈做愈好,年年都有进步,这就非常地难。创业难,守成难,发展尤难,《诗刊》这样做了,而且从那时一直到今天。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满三十届的今天是收获的季节,青春作证,青春永驻。话说从前,从前是1976,或者是1978,书写的是金色的秋天的故事,时间推移到1980,也就是我们记忆中永不磨灭的1980,八十年代的第一季,书写的是春天的故事。中国诗歌多么幸运,春天的花,秋天的果,它都拥有了。
“青春诗会”已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节日,一年一届,年年都有新面孔,年年都有新收获,年年也都有新经验。“青春诗会”于是不仅是一个节日,而且成为一个“定制”——《诗刊》以青春聚会的方式,邀请此一年度成绩突出的年轻诗人,举行一次青春的聚会,展示新作,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最后以专刊或结集的形式发表作品。这就是“青春诗会”所做的,它把播种、耕耘、施肥、收成,一连串的耕作程序不间断地完成了。收获的不仅是那些参与者,而且影响到更多的向往者。这些更多的来不及加入的人,他们视此为荣耀,寄托着他们成为诗人的梦想。一批新人走过来了,一批更新的人渴望着加入。
艺术的生态就是这样良性循环着,诗歌的嬗变就是这样不可阻挡地演进着。从那时到今天,寒来暑往,年年春聚。多么令人羡慕,青春总也不老,诗歌总是年轻。
2014年3月25日于北京大学
本书由诗刊社编选。《诗刊》是以发表当代诗歌作品为主,兼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创刊于1957年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革”期间停刊,1976年1月经毛泽东批示“同意”复刊。几十年来,《诗刊》推出了一代代中国当代诗人,名篇佳作如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诗歌第一刊物”。
序:青春如此美好 谢 冕
第一届 (1980年)
顾城
远和近
感觉
弧线
舒婷
赠别
土地情诗
江河
纪念碑
王小妮
马车晃呀晃
地头,有一双鞋
梅绍静 序:青春如此美好 谢 冕
第一届 (1980年)
顾城
远和近
感觉
弧线
舒婷
赠别
土地情诗
江河
纪念碑
王小妮
马车晃呀晃
地头,有一双鞋
梅绍静
绿
问
梁小斌
雪白的墙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叶延滨
她没有自己的名字
铁丝上,搭着两条毛巾
第二届 (1982年)
许德民
小阁楼里的沉思
王自亮
小时候,我拾过鸥蛋
补网的人们
筱敏
她们
第三届 (1983年)
王家新
门
柯平
F小调诙谐曲
李钢
蓝水兵
第四届 ( 1984年 )
马丽华
等待日出
日既出
第五届 ( 1985年 )
伊蕾
潮
蓝色血
张烨
高原上的向日葵
人们又在窃窃私语了
唐亚平
我带着火把走进溶洞
杨争光
大西北
第六届 (1986年)
于坚
尚义街六号
韩东
一切安排就绪
温柔的部分
迟到的雨
翟永明
黑房间
人生在世
吉狄马加
部落的节奏
古里拉达的岩羊
老人与布谷鸟
宋琳
雨中想起的若干往事
车前子
复眼
日常生活
潞潞
老歌
泥路
第七届 (1987年)
西川
挽歌
欧阳江河
汉英之间
玻璃工厂
陈东东
即景与杂说
杨克
电子游戏
张子选
大学毕业那年我去西部走了走
西北偏西
第八届 (1988年)
骆一禾
凉爽
黑豹
林雪
渴睡
预兆
海男
阳光
矮房子
开愚
泰
程小蓓
坐标系
保卫爱情
王黎明
烟囱的故事
井架附近的村庄
第九届 (1991年)
阿来
神鸟,从北京飞往拉萨
第广龙
死去的时候戴着铝盔的诗人
杨然
唱海
雨田
被揭示的刀锋
城市
耿翔
陕北女子
第十届 (1992年)
荣荣
露天堆场
蜀道
蓝蓝
苹果树
节节草
汤养宗
海暴:我们在船上
不是鱼皮就是花衣
白连春
老土碗
阿坚
胡同拓宽了就成街
第十一届 (1993年)
大解
曙光
柳沄
眺望森林
秦巴子
倾斜
对坐
刘向东
母亲的灯
叶玉琳
四季婚誓
第十二届 (1994年)
张执浩
萤之歌
采石场之夜
叶舟
丝绸之路
池凌云
飞奔的雪花
一个女人走进黑暗
第十三届 (1995年)
伊沙
BP机显示
呼儿嗨哟
阎安
一万个月亮为我而落
杨晓民
石鸟
故道
张战
鹿
第十四届 (1997年)
臧棣
个人书信史话
古琴
娜夜
生活
幸福
空麦秆里的秋天
沈苇
正午
让我说出
庞培
风中的味道
古马
寄自丝绸之路某个古代
驿站的八封私信
李元胜
某个夜深人静时刻
怀疑
刘希全
在春天:“——其他的一切……”
阿信
尕海
桑科
谢湘南
零点的搬运工
呼吸
第十五届 (1999年)
侯马
夏尔是如何理解电话的
红糖
小海
村庄
秘密的生活
李南
为什么相逢
下槐镇的一天
树才
高烧
小小蚂蚁
刘川
在大地上走动
第十六届 (2000年)
田禾
立夏
秋分
江一郎
一块有裂痕的玻璃
黑枪
老刀
关于父亲万伟明
第十七届 ( 2001年 )
寒烟
镜中
不小心
沈娟蕾
戴绿色草帽的女孩
黄昏
第十八届 (2002年)
江非
妈妈
劈柴的那个人还在劈柴
中秋的豆子
胡弦
凤凰
刻图章的人
哨兵
夜·大洪湖
学会
刘春
关于男孩刘浪
第三首关于父亲的诗
李轻松
两个老人的海
杜涯
夏日池塘
遗忘之词
第十九届 (2003年)
雷平阳
亲人
背着母亲上高山
空中运来的石头
桑克
槐花
路也
南去
苏历铭
北京:千禧之雪
冬季的朝外大街
王夫刚
我一个人去了趟黄河
一个盲人走过正午的乡村
谷禾
再写父亲
宋晓杰
在长途客车上
舅爷在雨中慢慢挪动
哑石
清晨
妄见
胡续冬
战争
新年
第二十届 (2004年)
孙磊
处境
县西巷
陈先发
与清风书
刘福君
母亲的手机
坐在田埂上的父亲
朱零
挖煤的人
尊严
叶丽隽
此生
取水
徐南鹏
一杯水
复苏
第二十一届 (2005年)
晴朗李寒
青瓷花瓶
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李见心
今年有许多桃子
六行
郑小琼
流水线
穿过工业区
唐力
一个死去的朋友
箱子
第二十二届 (2006年)
邰筐
赞美
徐俊国
来到鹅塘村
闲人
李小洛
我不在
第二十三届 (2007年)
熊焱
与父书
尤克利
思念的花朵
玉米地
胡茗茗
午夜摊开中国地图
写给女人
商略
《兰风志》 编纂手记
鹦山志
第二十四届 (2008年)
黄金明
山中
误以为天色已亮……
张作梗
青春夜校
打开
陈人杰
张思西村
草鞋
林莉
虚拟之镇
小镇之爱
金铃子
我想到的地方
在幸福的瀑布下
第二十五届 (2009年)
黄礼孩
途中的学习
秋日边境
谈雅丽
鱼水谣
夜航船
阿华
亲爱的燕子
津渡
阵雨
山月
山居
第二十六届 (2010年)
扶桑
金星下
唐不遇
真理的深度
高速公路
俞昌雄
纪念:母亲或刺绣
我和我的雏菊
慕白
我出生在一个叫“包山底”
的地方
包山底的小溪不见了
第二十七届 (2011年)
杨晓芸
相见欢
大雪礼
最后的爱
第二十八届 (2012年)
沈浩波
亡灵赋
泉子
雾越来越浓密
王单单
滇黔边村:官抵坎
卖毛豆的女人
陈仓
玩火柴的小女孩
灯灯
祖父
唐小米
一条铁路穿过县城
酒话
莫卧儿
尘世
清明
第二十九届 (2013年)
刘年
在羊拉
枣树下的自行车
魔头贝贝
敬献与微澜
离离
祭父帖
在车站
江离
南歌子
回忆录
林典刨
年夜饭
响雷
天乐
我不想让修辞夸张我的想法
小政府
冯娜
接站的母亲
暴雨中呼喊
田暖
战栗
鱼不能飞起来却爱上了天空
附 录:历届“青春诗会”代表名单
编后记:那些恒星、流星、闪电或流萤……
顾城1956.9.24~1993.10.8
北京人,被称为“童话诗人”。6岁开始诗歌写作,1969年随父亲下放山东一农场。1974年回城,曾在长桥街道做木工。1988年赴新西兰,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生于福建龙海石码镇,现居鼓浪屿。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著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诗文自选集》、《舒婷文集》(3卷)等。
赠别
人的一生应当有
许多停靠站
我但愿每一个站台
都有一盏雾中的灯
虽然再没有人用肩膀
挡住呼啸的风
以冻僵的手指
为我掖好白色的围巾
但愿灯就像今夜一样亮着吧
即使冰雪封住了
每一条道路
仍有向远方出发的人
我们注定还要失落
无数白天和黑夜
我只请求留给我
一个宁静的早晨
皱巴巴的手帕
铺在潮湿的长凳
你翻开蓝色的笔记
芒果树下有隔夜的雨声
写下两行诗你就走吧
我记住了
写在湖边小路上的
你的足迹和身影
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
要是不敢承担欢愉和悲痛
灵魂还有什么意义
还叫什么人生
土地情诗
我爱土地,就像
爱我沉默寡言的父亲
血运旺盛的热呼呼的土地啊
汗水发酵的油浸浸的土地啊
在有力的犁刃和赤脚下
微微喘息着
被内心巨大的热能推动
上升与下沉着
背负着铜像、纪念碑、博物馆
却把最后审判写在断层里
我的
冰封的、泥泞的、龟裂的土地啊
我的
忧愤的、宽厚的、严厉的土地啊
给我肤色和语言的土地
给我智慧和力量的土地
我爱土地,就像
爱我温柔多情的母亲
印满太阳之吻的丰满的土地啊
挥霍着乳汁的慷慨的土地啊
收容层层落叶
又拱起茬茬新芽
一再被人遗弃
却从不对人负心
产生一切音响、色彩、线条
本身却被叫作卑贱的泥巴
我的
黑沉沉的、血汪汪的、白花花的土地啊
我的
葳蕤的、寂寞的、坎坷的土地啊
给我爱情和仇恨的土地
给我痛苦与欢乐的土地
父亲给我无涯无际的梦
母亲给我敏感诚挚的心
我的诗行是
沙沙作响的相思树林
日夜向土地倾诉着
永不变质的爱情
1980年8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