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院校动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画编剧(第2版)》是对动画剧作中的一些创作规律与技巧的总结。书中充分汲取、借鉴了动画剧作及戏剧影视剧作的研究成果,就动画创作中剧本的思维特点、写作格式、主题与剧本定位、角色塑造、情节安排、结构过程、人物语言,以及作品的动画改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创作实例进行了分析,还对连续剧、系列片及短片的不同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谢院校动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画编剧(第2版)》既注重阐述的实用性、理论性、系统性也注重案例的生动性、鲜活性。
《谢院校动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画编剧(第2版)》是为高等学校动画专业编著的编剧教材,也可作为影视编剧及动画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承蒙读者厚爱,《动画编剧》出版后销售业绩不错,多次加印,因而有了再版修订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动画片有了较大的发展。《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与电影版的成功,引发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一轮新高潮,《虹猫蓝兔火凤凰》、《魁拔》、《兔侠传奇》等,蜂拥而来。然而,《功夫熊猫》给国人带来的震撼,见证了中国动画剧作补课之旅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文无定法,编剧也并无定规,然而却大有学问。《动画编剧》就是为满足高等学校动画专业编剧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书第一版于2004年秋开始动笔,历时一年,2005年夏末完成初稿,后经修改、审校,于2007年出版。在第一版中,吸收借鉴了好莱坞著名编剧理论家罗伯特·麦基的剧作理论体系,以及悉德·菲尔德、霍华德·劳逊、威廉·阿契尔、福斯特等人的剧作观点,并对中国古代剧作理论的精华加以融合,纳入到新的理论体系中,也吸收借鉴了新时期以来的剧作研究成果。教材侧重于从开端、发展、一直到高潮、结局的具体结构过程与结构技巧的详细说明,突出实用性,阐述详细深入,注重实用性、理论性与系统性,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泛泛空谈。对于中国动画创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编颇,也进行了讨论。因而出版后深受好评与鼓励。
……
第1章 剧本的思维特点
1.1 剧本的视听思维
1.2 蒙太奇思维
1.3 动画时空
1.4 动画剧作思维特点
1.4.1 关于“禁区”
1.4.2 关于幻想
1.4.3 关于滑稽幽默
1.4.4 关于Q版
1.4.5 关于视角
1.5 动画片类型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剧本写作与格式
2.1 剧本写作的几个阶段
2.1.1 剧情创意
2.1.2 剧本创作
2.2 剧本格式
2.2.1 文学剧本
2.2.2 分场景剧本
2.2.3 分镜头剧本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素材·主题·剧本定位
3.1 题材与剧本定位
3.1.1 题材
3.1.2 剧本定位
3.2 素材
3.2.1 素材的源泉:生活积累
3.2.2 素材的整理
3.2.3 素材的组织:表现角度
3.3 主题
3.3.1 主题的设置
3.3.2 主题的提炼
3.3.3 主题的表达:反弹琵琶,创意出新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角色
4.1 主人公
4.1.1 主人公的类型
4.1.2 主人公与移情
4.2 行动元
4.3 人物的构成
4.4 角色的塑造
4.4.1 性格的设定
4.4.2 性格的表现
4.5 角色的设置:主角与配角
4.6 角色的搭配:对比与衬托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情节
5.1 概述
5.1.1 什么是情节
5.1.2 情节的观念演变
5.1.3 两种事件
5.2 情节的组织
5.2.1 情节的贯串:情节线
5.2.2 戏剧性情节
5.2.3 淡化情节
5.3 情节模式
5.4 细节
5.5 喜剧性元素
5.5.1 笑的意义
5.5.2 “笑”的设计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结构
6.1 结构类型
6.2 结构要素
6.3 结构过程
6.3.1 开端
6.3.2 发展
6.3.3 高潮
6.3.4 结局
6.4 结构技巧
6.4.1 节奏
6.4.2 伏笔与照应
……
第7章 语言
第8章 连续剧·系列片·短片
第9章 改编
附录A 三十六种剧情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