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中国古代圣贤人学精品选

中国古代圣贤人学精品选

定  价:56 元

        

  • 作者:左言东
  • 出版时间:2015/1/26
  • ISBN:9787513032421
  • 出 版 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912.1 
  • 页码:30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9
7
0
8
3
7
2
5
4
1
2
3
1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宗教,也不是纯粹意义的哲学,就其核心和灵魂来说,是体系完备、真正意义的人学,在人类文明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人与禽兽的区别。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列子曰:“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仁义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唯一标准。无仁无义,甚至害人杀人,那就不能称其为人,而只能等同禽兽。同样是人,又有高低等次之分。依据道德智慧水平,孔子把人分为五等: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圣人: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德合于天地”,“知(智)通乎大道”,“明并日月,化行若神”。贤人:亚圣之名,有才德的人。“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天下而不伤于身”。君子:有道德的人。“言必忠信”,“仁义在身”,“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士人:有知识的人。“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庸人:平常的人。“见小暗大,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人的一生,就是通过修身(修养道德)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进的过程。本书对古代圣贤关于人学的论述进行搜集、选录、注释。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