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历史原本注本,囊括鬼谷子的两部著述(《鬼谷子》和《本经阴符七术》),共计十三篇,涵盖了鬼谷子平生的绝学。书中既有鬼谷子原文,又有注解和译文,更有古今中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企业经营、职场修炼、为人处世等领域的丰富案例与故事,用*通俗化的语言,实现了无障碍轻松阅读,是研究、喜爱鬼谷子文化读者的阅读佳品。
★鬼谷子的著述被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它的哲学是一种讲求行动的实践哲学,其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
★鬼谷子一手培养出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四大高徒,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依据历史经典注本,尊重原著,辅之以注解和译文,采用通俗化语言,条分缕析,一扫晦涩难懂之流弊,强化可读性,实现轻松无障碍阅读;
★全书中充实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故事,取材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谚语故事,以及企业管理、日常生活等,便于读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鬼谷子智慧接地气,增强实用性。
★装帧精美而高端大气,又是无障碍阅读版本,内文通俗易懂,是公认为很不错的版本,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人称“王禅老祖”。春秋战国时期兵家、道家、纵横家、阴阳家、命理家、教育家、哲学家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千古奇人。一说为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篇·捭阖术
捭阖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应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第一章·阴阳刚柔之道 / 1
第二章·度权量能,任人为贤 / 5
第三章·周详而隐秘的捭阖之术 / 8
第四章· “道”在于如何说 / 14
第五章·懂得示弱,以小忍换大谋 / 18
第二篇·反应术
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别人言论的人,可以改变鬼神,从而刺探到实情。他们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控制也很到位。如果控制不到位,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晰,得到的情况不清晰,心里的底数就不全面。
第一章·观今鉴古,上下求索 / 23
第二章·因其言,听其辞 / 28
第三章·欲擒故纵,欲取反与 / 34
第四章·自知而后知人 / 39
第三篇·内揵术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暗暗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遵循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
第一章·遵循顺畅的途径 / 43
第二章·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 / 47
第三章·坚持已见与随机应变 / 50
第四章·圣人谋事,预则立 / 55
第四篇·抵巇术
“巇”是容器的裂痕,裂痕会由小变大。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变小,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找准问题的关键,借势而为,趁虚而入。
第一章·万物离合之道 / 60
第二章·知微见著的洞察力 / 67
第三章 穷则思变 / 71
第四章·找准弱点,乘“隙”而入 / 76
第五篇·飞钳术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权衡这些关系,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使之为我所用。借用引诱对手说话的言辞,行动的手段,然后钳住对手。钩钳之语是一种游说辞令,其特点是忽同忽异。
第一章·笼络人心招贤才 / 80
第二章·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 85
第三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90
第四章·以虚求实,空往而实来 / 95
……
第一篇 捭阖①术
第一章 阴阳刚柔之道
原文:
粤若稽古②,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③。观阴阳④之开阖以命物⑤。知存亡之门户,筹策⑥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⑧焉,而守司⑨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⑩。变化无穷,各有所归11。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注释
①捭阖:捭,分开、撕裂,敞开心怀积极行动,采取攻势,或接受外部事物及他人的主张和建议。阖,本意为门扇,郑玄注曰:“用木曰阖,用竹苇曰扇”,引申为关闭,关闭心扉,把进来的事物化为自己的事物,或不让外来事物进入,取封闭形态。捭阖,在这里指纵横驰骋,大开大合。这是鬼谷学说中一种基本的方法。
②粤若稽古:粤,语助词。若,顺;稽,考察。粤若稽古,意为按着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
③众生之先:众生,众多有生者;先,先知,意指尊者,指导者,先驱者。众生先,在这里指广大生众的老师。
④阴阳:阴,本意为山的背阴面;阳,本意为山的朝阳面。此处被引申来概括对立统一的两类事物或现象。
⑤命物:辨别事物。
⑥筹策:就是计算、谋划。
⑦万类:就是万物。
⑧朕:征兆,迹象。
⑨守司:看守和管理。
⑩其道一也:道,大自然的规律。全句指圣人的“道”始终是一样的。
11归:归宿。
译文
纵观从古至今的历史,可以知道: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如一。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归宿,是有章可循的: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
鬼谷锦囊
刚柔之术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武器。刚,是说一个人刚直不阿、坚守自我立场、把持自我原则,即为“方”,但一味的刚,则难免变成脆,脆,则易断,所以不足取;柔,就是要在不失大原则的前提下,在细枝末节和一些技巧上适时、适度地让步、弯曲,以达到双方满意、不失和气的双赢状态,即为“圆”,但一味的柔,则难免变成软,软则弱,易受人欺,所以亦不足取。
在生活中不管是交朋友、谈感情还是谈生意、求合作,都应刚柔并济、外圆内方,这样才能顺利而快捷地达成目标、走向成功。
延伸阅读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其意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柔刚、开闭、张弛之道,如果能够灵活掌握、运用自如,便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轻松自如、有所成就。
捭阖之术即为阴阳之术,意思是行事时要或开或合,或阴或阳,灵活处之,多方探寻,必要时以假象迷惑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唐高祖李渊就是一个深谙阴阳之道的权谋家。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致使众叛亲离、国运岌岌可危。蓄谋已久的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可是当时群雄割据,各路兵马纷纷抢夺天下,李渊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其中,瓦岗军是隋末最为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李密在杀死翟让以后,建立了自己在瓦岗军中的领袖地位,此时的李密得意忘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已被各路英雄推为盟主,自然也包括李渊。李密写信给李渊,希望和李渊齐心同力,共同取得天下。读完李密的密信,李渊给李密回复了一封措辞极为谦逊的回信。信中,李渊对讨伐、诛杀昏君、取而代之之言,表示不敢从命,而且申明自己“志在尊隋”,这番虚伪之言掩饰了李渊夺取天下的野心。李渊还极力褒奖李密,说“天生万民,必有其主。当今能为民之主者,非君莫属”,并且说自己已年过五旬,别无奢望,自己非常乐意拥戴李密,希望李密早登大宝,以安天下。只要李密能让自己复封于唐,就心满意足了。
李密接到李渊的回信,果然大喜过望。但是实际上,李渊如此做法是想利用瓦岗军的强大力量牵制住东都洛阳的隋军,以便让自己可以顺利进军长安。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9月,瓦岗军与盘踞洛阳的王世充作战失利,只好到河阳(今河南孟县)去找瓦岗军将领王伯当。李密企图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卷土重来。但这种企图东山再起的主张,遭到部下诸将的反对。李密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前往长安,投靠李渊。
李密带领两万人入关的时候,李渊派人迎接,冠盖相望,异常隆重。李密非常高兴,洋洋得意地进了长安城。李渊对李密非常尊重,并将其表妹嫁与李密。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份待遇了,李密一到长安,他的部下经常好几顿都没有饭吃,大家怨声载道。李渊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蓄意制造事端,让李密众叛亲离。
这时,李密已经相当于自投罗网,当然只能任李渊摆布了。
正是因为李渊善用阴阳之术,才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成就:既利用瓦岗军牵制了隋军,让自己的军队顺利进军长安,又控制和瓦解了瓦岗军。
一个团队中优秀的将帅,不仅能够善用阴阳,而且还能够刚柔并济甚至以柔克刚。单纯的柔和、软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失败;而一味的刚烈、刚强又只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汉代的张良给高祖刘邦筹划过许多关系大业成败的重要谋略,其中刚柔并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例子颇多。
当秦军主力与项羽会战时,刘邦决定由南阳入武关攻秦,张良反对硬拼,认为秦军将领是屠户商家出身,商人都重利,张良便劝刘邦以重金招降秦将贾竖,而当贾竖同意投降时,张良又恐士卒不从,乘敌懈怠之机,一举破之,结果直下咸阳,擒获秦王子婴。后来楚汉相争,汉弱楚强,张良劝刘邦处处退让,以柔制刚,不但避开了鸿门宴的生命危险,而且取得了汉中、巴蜀之地。接着,又火烧栈道,使项羽疏于防范、屡屡上当。刘邦转弱为强,终于以布衣取得天下。
张良的高明谋略,据说来自黄石老人所授的三略。三略并不是一味只讲以弱制强,而是强调刚柔强弱都要得当,做到“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所以,不柔不刚,刚柔并济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点,才是运用刚柔的最佳状态。
鬼谷子的阴阳之理、刚柔之术、张弛之道对我们的现实人生颇具指导意义。
阴阳协调、风雨调顺、万物各得其所、万事各得其宜是一种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规律的理想状态。阴阳互补、协调运行,人才能健康,社会才能稳定,大自然才能和谐,做事才能顺利,做人才能安乐。
天人和谐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如何才能体现出人在天地间的固有价值呢?如何才能求得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与和谐发展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人生问题。阴阳之道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不但要利用、改造自然,更重要的是适应、协调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目的。这是阴阳之道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意义所在。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张弛有度。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能够兼顾严肃和活泼,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潇洒自如。一味的张,就会让自己绷得过紧,往往会导致自己失去弹性和张力;一味的弛,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松垮、懒散,失去进取心和斗志,从而停步不前。所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以免乐极生悲;失败的时候不要灰心绝望、萎靡不振,只要坚持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之中,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个平衡,包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