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波澜壮阔的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为背景,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人们对社会世界的依赖、适应和改造领域,把唯物史观与科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相“嫁接”,沿着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进路,对马克思“实践”范畴进行存在论解释,把“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根据”和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命方式,把社会世界理解为“实践”的前提、过程和产物,将“实践”范畴工程化、具体化、历史化。全书关注现代社会新矛盾与传统哲学范式的新冲突,提出并论证哲学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向社会工程转向的逻辑必然性、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合理性;重点讨论了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科边界、逻辑起点、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本质属性和社会工程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当下中国社会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方法论支撑,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注现代社会新矛盾与传统哲学范式的新冲突,提出并论证哲学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向社会工程转向的逻辑必然性、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合理性;重点讨论了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科边界、逻辑起点、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本质属性和社会工程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当下中国社会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方法论支撑,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前言
第一章 问题提出:在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交点上
一、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生长点
1.实践论的反思与深化
2.历史观的反思与拓展
3.辩证法的反思与探索
二、现代社会实践的制高点
1.“全球问题”的哲学透视
2.“和谐世界”的时代呼唤
3.“和谐社会”的基本旋律
4.“人类中心”的理性觉醒
三、哲学理论与风险社会的契合点
1.哲学范式的自觉转变
2.哲学之树常青之根本
3.哲学范式的时代转向
第二章 学科边界:人类改造社会世界之谜的哲学追问
一、社会工程哲学反思人与社会世界的实践关系
1.社会是人类工程活动的产物
2.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成果
3.社会技术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物质手段
4.社会工程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现实载体
5.社会工程哲学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自我反思
二、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特性
1.社会工程哲学的反思性
2.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解性
3.社会工程哲学的规范性
三、社会工程哲学的多元定位
1.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实践论
2.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认识论
3.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方法论
4.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历史观
第三章 逻辑路径: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
一、现实性与传统哲学范式的界面:研究的起点
1.现代性的文化基础
2.现代性的技术根据
3.现代性重构的工程思维
二、现代的人:逻辑的开端
1.社会工程哲学的元概念
2.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范畴
3.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培根计划”终结:建构社会工程
1.“培根计划”终结的是与非
2.“培根计划”终结与文化反思
3.“培根计划”终结与社会工程在场
四、解析三论:理论的构架
1.形而上学沉思之一:社会工程本体论
2.形而上学沉思之二:社会工程认识论
3.形而上学沉思之三:社会工程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尝试:社会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路
1.社会科学的演进逻辑
2.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
3.社会科学的多重功能
二、社会科学的工程价值
1.创新思维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2.建构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3.张扬现代社会的科学理性
4.凸显人类工程活动的自觉自为
三、社会科学的社会工程化趋势
1.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必然性
2.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合理性
3.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过程性
第五章 技术探索:社会工程的设计原则
一、社会工程设计的前提性
1.社会工程设计的认识论价值
2.社会工程设计的人文精神
3.社会工程设计的符号性
二、社会工程设计的理性自觉
1.理解社会工程设计的具体性
2.认识社会工程设计的前提性
三、社会工程设计与重构现代性
1.反思社会工程设计的技术性
2.把握社会工程设计的复杂性
3.体现社会工程设计的前瞻性
第六章 工程创新:社会工程的本质属性
一、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立场
1.社会工程哲学的生活立场
2.社会工程哲学的历史立场
3.社会工程哲学的现实立场
4.社会工程哲学的未来立场
5.社会工程哲学的主体立场
二、社会工程创新的哲学之境
1.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根
2.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源
3.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魂
三、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多维向度
1.理论创新秘密的寻找
2.技术创新图式的思考
3.制度创新本质的认知
四、工程创新的反思
1.自然工程创新的经验
2.社会工程创新的内涵
3.自然工程创新与社会工程创新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问题提出:在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交点上
一、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生长点
法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其所著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史前阶段,即普罗米修斯时代。这个时代,人类产生了语言,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和使用火,人类在这个时代最初脱离了动物而变成人。(2)古代文明产生阶段,即有了文字,产生了国家,有了最大的建筑和美妙的艺术品的时代。(3)轴心时代,即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奠定了人性之精神基础的时代。这个时期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创立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4)科学技术时代。这个时代在中世纪末期萌芽,17世纪建立了理论基础,19世纪全面发展,这个时代使欧洲成为世界中心。
正是在雅氏所谓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哲学出现了。如果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哲学问世算起,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哲学是一个最古老的学科,是一门最原始的学问。3000多年来,哲学成了“密涅瓦的猫头鹰”,成了思想家“拼命厮杀的战场”。回顾哲学发展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哲学追问,似乎并不是一般地考察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内容、体系结构和社会功能,而是对哲学的存在根据和存在方式的追问:哲学为何存在?哲学如何存在?哲学何以发展?哲学如何发展?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哲学是“批判”哲学?为什么如此古老的学科、学问还表达不清什么问题已经解决,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说,为什么哲学总是不能“终结”,而总在征途中?
我认为,寻求本体,追问真知,是哲学得以存在、发展且绵延不绝的内在根据。这大概也是哲学理论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内在动力。
1.实践论的反思与深化
“实践”,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人们通常以为它首先或主要是认识论范畴。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信仰者、传播者、教育者都说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撰写著名的“两论”,其中之一就是《实践论》。毛泽东1956年在与斯诺谈话时,认为《实践论》优于《矛盾论》,他说:“其实《矛盾论》不如《实践论》那篇文章。《实践论》是讲认识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又向什么地方去。”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讨论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