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虽语言精练、文字不多,但真正读懂并非易事,它纵横天地,老道思辨,没有相当的知识和阅历,恐怕只能理解其话语表层,而难得其精髓实质。因此作者为大家分别作了 句释 和译文,使读者能明白文字背后的基本含义。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品析。作者一生阅历丰富,历经数十载,研习《道德经》,探其玄理,悟其奥义,终于著成本书,对《道德经》的宏奥哲理、高超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作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他用从实际生活中参透的道教义理来注释《道德经》,并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规劝.
以今之视角重读经典,明其要义,取其精髓,为我所用。
目 录 第一章 玄妙之道
第二章 无为之圣
第三章 去欲安民
第四章 冲而不盈
第五章 持虚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地无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成身退
第十章 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为腹戒目
第十三章 贵爱天下
第十四章 执古御今
第十五章 善道不盈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悠行贵言
第十八章 道废德伦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第二十章 俗招我昏
第二十一章 孔德从道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自然希言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根静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之大
第三十
第一,在世界观或哲学层面上,老子主张,“无”是世界的本源和本质,
万物皆无,一切来源于无,因此,实现“无为”、“无知”、“无欲”,实际
上是对人本源的一种回归,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求。这实
质上是对现实世界和现实存在的一种理论否定和颠覆。
第二,从社会文化和生活哲学上看,老子认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动荡,
人生的痛苦和迷茫及种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皆源于人的智慧和欲望,特别
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如对智贤的崇尚、对仁义的提倡、对欲
利的鼓励等,这是造成社会纷争、人心混乱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实现由乱到
治,必须从根本上清除现实文化对人的一切污染和侵蚀,甚至弃绝一切智慧和
欲望,使人们的心灵重新回归无知无欲的本源状态,让人们在原始简朴生活中
享受自然的本我生活过程。
第三,从社会管理和政治哲学角度看,老子认为,当时天下大乱、社会不
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过于有为,虚伪狡诈,追名逐利,甚至是胡
作非为,另一个原因是被统治者受统治者的教化污染,人心不古,为盗行贼,
贪欲弄巧。因此,最简单、最彻底、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实行禁欲主义和
愚民政策。统治者要淡泊名利,实行无为而治,老百姓要无知无欲,回归自然
生活,全社会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
弃利,如此,则社会太平,天下大治。
很明显,老子的理论充满了“反动”色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动”,他对当时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分析和批判,充满深
刻的辩证法思想和战斗精神,这是它的真理性和积极意义之所在;二是对社会
发展规律的“反动”,他由对人类欲望和智慧负面作用的批判,进而对其采取
彻底否定的态度,忽视乃至无视欲望和智慧在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本质和
动力作用,希望用禁欲主义和愚民政策使社会重新回归其所谓理想的自然原始
状态,完全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际中也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是它
的谬误和消极作用之所在。正如我在前章所讲,他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社会
问题,看对了病,却开错了药。他的这种理论不仅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大道无垠
109
而且对其理论中其他积极因素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致使他的理论在
中国社会发展中始终难于从正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常常只是作为潜文化在暗中
发挥影响。更可悲的是,他的这种理论,开创了中国愚民政治文化之先河,对
后世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愚民政策是一种十分
可恶而愚蠢的政治选择,它实际上成了后来各种专制政治的得力帮凶,无形中
转化为麻痹民众毒害社会的一种精神鸦片。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
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
学无忧。
【句释】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断绝聪明,摈弃智慧,人民会得到百倍的好处。
圣:聪明。
智:智慧。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断绝仁爱,摈弃义礼,人民会复归孝慈。
复:恢复,复归。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断绝机巧,摈弃私利,盗贼自然会消失。
巧:奸诈,机巧。
利:私利。
此三者为文不足——仅以上述三条(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作
为治国之道是不够的。
此三者:指上述所言“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帛书本
为“以三言”,省是。
为文:为,作为,当作。文,法令条文,泛指文道,文治之道。
不足:不足以治理天下。
故令有所属——所以必须让老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属。
令:命令百姓,让百姓做什么。
见素抱朴——外表单纯,内心质朴。
110 智
慧
的
维
度
——《
道
德
经
》
品
悟
素:没有杂色的丝,白色,引申为单纯。
朴:未经雕刻的木材,引申为质朴。
见:同“现”,显现、显示。
抱:抱持。
少私寡欲——减少私心、淡薄欲望。
绝学无忧——不去学习那些投机取巧、虚伪奸诈的东西,使心灵保持在无
所忧虑的境界。
学:指当时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思想、学问。老子认为,正是这些“圣智”
之学,使人泯灭了纯朴自然的天性,必须彻底抛弃这些“学问”,才能重新回
归本性,重新回到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有的版本将此句列在下章开头。
【译文】
断绝聪明,摈弃智慧,人民会得到百倍的好处。断绝仁爱,摈弃义礼,
人民会复归孝慈。断绝机巧,摈弃私利,盗贼自然会消失。仅以上述三条作为
治国之道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老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属:外表单纯,内心质朴;
减少私心、淡薄欲望;不去学习那些投机取巧、虚伪奸诈的东西,使心灵保持
在无所忧虑的境界。
【品析】
本章在逻辑上是与前两章相接承的,其核心是围绕实行无为而治在制度和
政策层面完善其政治理论或治国理念,为实现其政治理想重塑社会文化,重建
社会基础。为此,老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第一,从否定的角度,实行“三绝三弃”,从根本上铲除或消灭现有文化
1.绝圣弃智。就是要彻底地抛弃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圣智之学,以及各种
崇智尚贤的制度和政策,消除人们希望通过智慧或心计获取利益的念头和可
能,进而消除社会竞争,使人们安于自然的生活状态,如此,就可以消除社会
纷争,使人民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老百姓会因此获利百倍。
大道无垠
111
2.绝仁弃义。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
各种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统治者废弃“大道”、使社会陷入混
乱的结果。因此,欲使社会、家庭重归正常的伦理之道,必须彻底抛弃所谓的
“仁义”、“孝慈”等虚伪的道德说教,用“道”的理念教育和管理社会,让
人们按照自然法则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讲仁义道德,老百姓自然会行善积
德,家庭自然会父慈子孝。
3.绝巧弃利。所谓“巧”,意为心术、机巧,泛指人们利用心智去获取
个人利益的各种意念和技巧。所谓“利”,意为私利、贪欲,按老子本意,是
指各种不当的利益要求。老子认为,正是由于当时社会对利益和智慧的推崇,
诱发了人们贪得无厌的欲望和投机取巧的心理,致使人们纷纷采取种种不正当
的心术、智巧,去谋取不正当利益,进而导致了盗贼蜂起,社会不宁。因此,
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贪私意识和投机心理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和制
度,才能使人心重归自然、使社会重回安宁,进而实现“天下无贼”。
但是,老子认为,仅仅做到上述三点,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建设的角
度,使人们的心灵有所归属,为此,他也从正面阐述了他的主张。
第二,从建设的角度,推行“三种”理念,重塑人的心灵归属
1.见素抱朴。所谓“见素”,就是要使人们的外在表现和行为,像没有
染色的丝织一样,洁白、单纯。所谓“抱朴”,就是要使人们的内心或内在品
质,像没有雕琢的原木一样,纯真、质朴。合而言之,就是要使人们从外到内
表里合一,全面回归自然,达到并保持原始纯真的状态。在老子的观念,这本
是人原有的、本质的状态,所谓“令有所属”,就是要让人们重新回归这样的
状态。
2.少私寡欲。所谓“少私”,就是减少私心;所谓“寡欲”,就是淡薄
欲望。老子认为,正是人的私心和欲望,污染人的原本朴素的心灵,因此要达
到见素抱朴,必须要少私寡欲,这是见素抱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心灵回归
的必由之路。
112 智
慧
的
维
度
——《
道
德
经
》
品
悟
3.绝学无忧。所谓“学”,是指当时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思想、学问。老
子认为,正是这些“圣智”之学,使人泯灭了纯朴自然的天性,学会了虚伪狡
诈、追名逐利,时时为欲利所扰,处处为争纷所困,结果心神不定,生活不
宁。因此,必须彻底抛弃这些“学问”,不去学习那些投机取巧、虚伪奸诈的
东西,重新回归自然原始的生活,重新回到无忧无虑的状态。
从三者关系上看,见素抱朴,是核心,是根本,是目的。而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则是手段,是途径,是方式。老子希望通过推行这三种理念,使人
们的心灵重新找到归属,进而达到天下大治,实现无为而治的理想。
本章集中体现了老子“反圣智”的智慧观、“反仁义”的道德观和“反欲
利”的利益观,他的愚民思想、非道德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老子在《道德经》的不同章节中,有关对“圣”、“智”、“仁”、
“义”、“私”、“利”等概念和观念的表述,其角度、语境、含义和意义是
有很大区别的,对有关现象和对象的态度和评价也是时有不同的,有时甚至是
相互矛盾的。因此,正确理解老子的这些观点,需要前后对比,全面分析,整
体把握。
如:老子对“圣”、“智”的表述和评价。《道德经》中多处使用“圣
人”、“智者”概念,如第三章所讲“圣人之治”,第七章所讲“圣人后其身
而身先”,第三十三章所讲“知人者智”,这里的这些“圣”、“智”都是褒
义词,他对“圣”、“智”的评价和态度是充分肯定的。但本章所讲“绝圣弃
智”,其用词则是贬义的,其态度和评价完全是否定的。因此,在老子的观念
中,实际上有两种“圣”两种“智”。第一种“圣”、“智”,是如他所描述
的那些在对道、对自然法则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基础上所反映出、体现出的人
的聪明和智慧,这种“圣”、“智”,对保持人性的自然本质和人们的自然
生活状态是具有维护和促进意义的,因此,也是他所肯定和提倡的。第二种
“圣”、“智”,亦如他所批判的,是那些违反道、违反自然法则,并将人性
和人的生活引上虚伪、贪恋之路的所谓的机巧、知识、学问等,正是这些所谓
的智慧,扰乱了人的心灵,使人和社会走上了歧途,因此也是他竭力揭露并主
大道无垠
113
张彻底根除的。但是,老子的主旨思想是自然无为,主张人们回归最自然简朴
的生活状态,因此,从根本上讲,他所提倡的“圣”、“智”,除对自然之道
的体会和修炼之外,是排除一切知识和学习的。所以,将他的思想归结为愚民
思想是不过分的,只不过在老子看来,这不叫愚民,这叫智民。
又如:老子对“私”、“利”的表述和评价。《道德经》中也多处用到
“私”、“利”两字,但其语境、角度、含义及意义也是有差别的,老子对
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有褒有贬的。如第七章所讲“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
私”,本章所讲“少私寡欲”,其中,“无私”、“少私”之私,指的是人的
不正当利益和需求,因此,才要“无私”和“少私”。而“成其私”之私,指
的是个人的正当利益和需求,因此,可以“成其私”。又如第八章所讲“水
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所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里的“利”意为
“利它”和“利民”,因此,这是老子所肯定和提倡的。但本章又讲“绝巧弃
利”,这个“利”意指“私利”和“不正当的利益”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
的利益”,因此,是老子所否定并极力主张摈弃的。所以,在老子的观念中,
也是有两种“私”和“利”的。第一种“私”、“利”,是指与人的自然本
性和自然生活相适应的个人的正当利益和需求,而且这种“私”、“利”及
其主观取向是“利他”的,这是老子所肯定甚至是提倡的。第二种“私”、
“利”,是指超出或违背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生活的个人的不正当的利益和需
求,而且这种“私”、“利”及其主观取向是“利我”的,这是老子所否定并
主张彻底根除的。但是,老子所肯定的“私”、“利”,也仅仅是限于自然生
活状态下的最简单的生活需求,因此,说他是禁欲主义者,也是不过分的。只
不过在老子看来,这不叫禁欲,而是人人应当追求和享有的、正常的生活,是
一种理想的、无忧的、快乐的生活。这正是老子的价值观。
114 智
慧
的
维
度
——《
道
德
经
》
品
悟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