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针对干热河谷自然、生态环境特征,阐述了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区域植被和天然草场资源;针对干热河谷缺少优良牧草开展牧草的引进、筛选、栽培技术及在生态治理和种草养殖的应用;在草业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从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生产价值、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筛选出适应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牧草,集成技术规范和高效种植与利用模式,提出优良牧草在退化山地草被恢复与改良、林(果)草畜复合经营、种草养殖(种草养羊、种草养兔、种草养鹅、种草养鱼)、草产品加工、开发及良种繁育的利用技术,同时对利用模式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干热河谷概况1
第一节 干热河谷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1
第二节 金沙江干热河谷环境及植被特征3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试验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9
第一节 金沙江干热河谷基本情况9
第二节 怒江干热河谷基本情况14
第三节 红河干热河谷基本概况16
参考文献17
第三章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筛选及利用研究进展概况18
第一节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筛选18
第二节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利用研究进展19
参考文献22
第四章 干热河谷牧草资源的收集、引进、评价与筛选25
第一节 干热河谷引进的牧草资源名录25
第二节 干热河谷收集的野生牧草资源26
第三节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评价28
第四节 优良牧草的筛选34
参考文献36
第五章 优良牧草品种特性与植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38
第一节 部分优良牧草品种特性与植物学特征38
第二节 部分干热河谷优良牧草栽培技术87
参考文献126
第六章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利用模式128
第一节 种草养殖利用模式128
第二节 饲草多元化加工利用模式145
第三节 牧草在生态治理的利用模式157
第四节 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利用模式189
参考文献197
第七章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利用评价200
第一节 种草养殖200
第二节 饲草加工204
第三节 牧草在生态治理的利用206
第四节 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利用模式219
参考文献222
后记:存在不足与展望224
第一节 存在的不足224
第二节 干热河谷优良牧草综合利用展望225
参考文献226
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