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班组长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本书将班组长质量管理培训分为八个标准模块,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的质量管理理念、必须掌握的质量管理工具、懂得质量检验方法、掌握现场质量管理要点、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严控不合格品的产生、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以及积极参与质量改进质量改进。
本书每个培训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知识单元,读者既可以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单看一章、一节,甚至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直接跳过,或者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本书适用于企业内部培训或培训公司对企业进行培训,也可供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自学参考。
适读人群 :本书适用于企业内部培训或培训公司对企业进行培训,也可供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自学参考。
为了便于企业内部培训或培训公司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本书编成课程形式,每一章有三至五节内容,每节内容有若干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读者既可以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单看一章或一节,甚至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直接跳过,或者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本书是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亿利达商业设备有限公司和某大型军工企业等单位的管理流程和方案为蓝本编撰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是“中国制造2025”班组长培训标准教程,对战斗在企业一线的广大班组长或希望成为班组长的骨干员工,都是一本很实用的读物。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行各业充满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优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所以说,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石,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
班组长是连接中层管理与员工的桥梁,班组长质量管理能力强弱,必将影响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效率,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败。为了提高班组长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我们编写了这部《班组长质量管理培训教程》。
质量管理的内容很多,这方面的图书也不少,为了给工作在生产线的班组长提供一本既有系统性、更有实用性的培训教材,我们走访、调研了很多企业,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认真的讨论,后决定从质量管理的直接目的——“顾客满意”入手进行编写。本书旨在培养班组长正确的质量管理理念,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检验方法、现场质量管理经验,对QC小组活动、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质量改进等内容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些内容都是班组长必须掌握的质量管理知识。
为了便于企业内部培训或培训公司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我们把本书编成课程形式,每一章有三至五节内容,每节内容有若干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读者既可以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单看一章或一节,甚至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直接跳过,或者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本书是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亿利达商业设备有限公司和某大型军工企业等单位的管理流程和方案为蓝本编撰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还深入深圳富代瑞科技公司、深圳双通电子厂等中小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讨论,对于他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主要由杨剑和吴平新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刘志坚、王波、赵晓东、许艳红、黄英、蒋春艳、胡俊睿、邱昌辉、贺小电、张艳旗、金晓岚、戴美亚等同志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信本书对战斗在企业一线的广大班组长或希望成为班组长的骨干员工,都是一本很实用的读物。如果您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或心得体会,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的联系邮箱是:hhhyyy2004888@163.com。
杨 剑
2016年10月
杨剑,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出版策划中心,副经理,杨剑,高级职业经理人,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管理系,原为国家公务员,在国企任过厂长。1997年6月至2001年4月就职于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CDI策划中心,任总编助理。2001年5月至2003年8月就职于中资出版社(香港),任策划总监。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就职于金融联集团华盈恒信咨询公司,任出版部经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就职于深圳普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任出版部经理兼总编辑。本书主要作者杨剑著有《班组长工作手册》、《班组长现场管理》、《班组长人员管理》等图书,其中《班组长现场管理》为中国书刊行业协会“全行业品种”、中国制造业企业班组长培训特别推荐用书,三次再版,印刷多次。
第一章 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理念 1
第一节 什么是正确的质量理念 1
一、做得“好” 1
二、做得“对” 1
三、做得既“好”又“对” 2
第二节 树立“顾客满意”的质量管理理念 3
一、顾客与顾客要求 3
二、顾客满意与顾客满意度管理 6
三、顾客忠诚度与忠诚度的提高 13
第二章 必须掌握的质量管理工具 20
第一节 4M1E 管理 20
一、什么是4M1E 管理 20
二、4M1E 管理的重点 22
第二节 质量统计分析7 种应用工具 23
一、查检表 23
二、排列图法 24
三、因果图法 24
四、分层法26
五、直方图法 27
六、控制图法 29
七、散布图法 30
第三节 PDCA 循环(戴明环) 31
一、什么是PDCA 循环 31
二、PDCA 循环的特点 31
三、PDCA 循环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32
四、PDCA 的综合应用 33
第四节 六西格玛 35
一、什么是六西格玛(6σ) 35
二、6σ 管理的执行成员 36
三、6σ 管理的实施方法 37
第五节 零缺陷管理 37
一、什么是零缺陷管理 37
二、零缺陷管理的原则 38
三、零缺陷管理执行要点 40
第三章 懂得质量检验方法 42
第一节 抽样检验 42
一、抽样检验的类型42
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44
三、抽样检验如何具体实施 44
第二节 进料检验(IQC) 51
一、IQC 的内容及应用方法 51
二、IQC 的实施特点 51
三、进料检验规范(SIP) 52
第三节 制程检验(PQC) 53
一、制程检验的职责及权限 53
二、什么是首件检验 55
三、什么是末件检验 56
四、怎么进行成品入库出库检验 57
五、怎么进行不合格品的控制60
第四节 成品检验 63
一、什么是成品检验 63
二、成品检验有哪些程序 64
三、成品检验后如何处理 65
第五节 出货检验 67
一、什么是出货检验 67
二、出货检验有哪些程序 68
三、出货检验结果如何处理 69
第四章 掌握现场质量管理要点 71
第一节 班组质量管理事项 71
一、是否按操作标准操作 71
二、是否按检查标准检查 75
三、抽检资料是否回馈班组79
四、是否做好异常处理 84
第二节 如何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89
一、建立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89
二、大力推行“三检制” 91
三、及时处理现场不良品与质量异常92
四、搞好现场质量控制 94
五、在班组推行生产要素4M 管理94
第三节 如何推进班组质量管理 96
一、影响班组产品质量的主因 96
二、如何进行产品质量日常检查96
三、如何提高生产直通率 97
四、有效提高本班组产品质量 98
第四节 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 100
一、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100
二、TQM 的基本特点 101
三、TQM 现场质量管理有何要求 101
四、TQM 推行的关键点 103
五、TQM 的基本方法——PDCA 循环104
六、全面质量控制的基本要领 105
第五章 积极开展QC 小组活动 109
第一节 什么是QC 小组活动 109
一、QC 小组的概念与特点 109
二、QC 小组的作用与工作方法110
第二节 QC 小组的类型与组建111
一、QC 小组的类型111
二、QC 小组的组建原则112
三、QC 小组的组建程序113
四、QC 小组的实施方案114
第三节 QC 小组的活动程序与工作开展116
一、QC 小组活动的程序116
二、如何有效开展QC 小组活动18
三、QC 小组的激励措施 119
第六章 严控不合格品的产生121
第一节 人的因素是首要的 121
一、管好多事“两头”时段121
二、重点关注新手和临时工 122
三、正确解决3 大思想问题123
四、注重工位顶替问题 124
五、发挥多能工的作用 125
六、充分发挥品管圈的作用127
第二节 及时处理制程中的异常128
一、密切关注异常兆头 128
二、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129
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0
第三节 认真落实“三检制” 132
一、什么是“三检制” 132
二、落实“三检制”方法和技巧132
第四节 严格各项工序管理 134
一、如何管理特殊工序 134
二、工程更改管理 135
三、注重修理过程的管理 136
四、有的放矢抓结果 137
第五节 不良品的处置 140
一、严格管理不良品 140
二、如何运用MRB 141
三、防止不良品有何要诀142
第七章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 144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 144
一、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144
二、ISO9000 体系的重要性与原则145
三、ISO9000 体系的特性与特点 145
四、什么是GB/T14000—ISO14000 系列标准 147
五、ISO9000 标准与ISO14000 标准的关系 149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50
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150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 153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54
第三节 ISO9000 质量体系对班组的要求155
一、ISO9001 对普通员工的要求155
二、班组长在ISO9000 质量认证中的主要工作 155
第八章 积极参与质量改进 157
第一节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区别157
一、质量改进的概念 157
二、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区别158
第二节 质量改进的方法、步骤和工具159
一、质量改进的工作方法 159
二、质量改进的工作流程162
三、质量改进的具体步骤 162
参考文献 170
第三节 如何推进班组质量管理
一、影响班组产品质量的主因有哪些
班组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节和存在问题,集中反映在工作质量上,即操作波动和质量检测。操作波动是指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操作因素。
产生操作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到勤观察勤调节;
(2)执行工艺和操作规程不严,操作失误多;
(3)技术素质低,既不会分析又不会处理;
(4)设备维护保养差,设备带病运转;
(5)上下工序协调配合差,生产不稳定。
这五点是导致操作波动的主要问题,只有把造成操作波动的问题解决好,把影响产品质量的“五个原因”控制起来,才能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分析检测不严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质量检测是严把质量关,指导班组生产的“眼睛”。
班组产品质量分析大致分为:
(1)对生产过程分析把关,指导操作;
(2)对半成品、成品分析检测,把好产品出厂关;
(3)通过分析检测,收集整理数据,发现关键所在,进行因果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质量采取技术组织措施,确保生产始终保持状态。
二、如何进行产品质量日常检查
为避免员工疏忽而导致不良的影响,使全体员工重视质量管理,确实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班组长需要加强本班组的工作现场、生产操作、质量标准、质量维持、设备维护、厂房安全和卫生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日常检查和管理。
1.工作检查
必须由各班组长配合单位主管共同执行。
(1)频率:
①正常时每两周1次,每次2-3人。②新进人员开始时每周1次,熟练后,依正常频率进行。③特殊重大的工作则视情况而定。
(2)制定工作检查表。
2.生产操作检查
频率:每周3次,每次2人。
3.自主检查
对每个检查组每2-3天检查一次,并视情况调整。
4.外协厂商质量管理检查
(1)质量管理部成品科会同有关单位人员,不定期巡回检查各协作厂商、原料供应加工厂商。
(2)制作外协厂商质量管理检查表。
5.质量保管检查
(1)检查对象:原料、加工品、半成品、成品等。
(2)频率:每周1次。
(3)制作质量保管检查表。
6.设备维护检查
频率:每周2次,每次2-3台设备。
7.厂房安全卫生检查
频率:每周1次。
三、如何提高生产直通率
1.什么是直通率
直通率(First Pass Yield, FPY)是衡量生产线出产品质水准的一项指标,用以描述生产质量、工作质量或测试质量的某种状况。具体含义是指,在生产线投入100套材料中,制程次就通过了所有测试的良品数量。因此,经过生产线的返工(Rework)或修复才通过测试的产品,将不被列入直通率的计算中。
直通率是测量全过程产出率的指标。是利用资源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者一组活动。如果把活动也界定它的输入和输出,那么,这样的活动我们叫“作业”,它也是一个小过程。整个大的过程,也有叫流程,可以看成是几个作业,小过程组成的。
通过率Throughput yield是测量过程产出的指标,它表明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某一个作业的概率值。而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RTY)是测量产品可以无缺损通过整个流程的概率值。它也是产出率的指标之一。
2.直通率的计算公式
计算式有以下几种形式(依生产取样不同而异):
(1)产品直通率=(进入过程件数-(返工+返修数+退货数))/过程件数*100%;
(2)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 。
有时直通率比良品率更能代表生产线真正的品质水准。
3.如何提高生产直通率
方法如下:
(1)减少REWORK;
(2)强化全员品管,落实“AAA”活动计划;
(3)源头管控,首件确认把关,SQC运用,解决问题能力;
(4)产品知识教导,考核,制程巡检制度建立;
(5)QC稽核问题的改善,工作纪律/工程纪律的要求;
(6)产品技术资料/制造规格/契约内容的准确性;
(7)逐步推动生产标准化,制程治具化,仪器仪表化,作业改善省力化,设备运行正常化;
(8)异常处理的时效性,制程事件预防能力提高。
四、有效提高本班组产品质量
1.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员工质量认识。广大员工,特别是班组长要把提高质量教育放在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的意识。
2.抓好平稳操作
平稳操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平稳操作就是要稳定工艺。
(1)抓好交接班。交接班是了解上一班生产、工艺、质量、安全、设备运行及遗留问题等的过程,对于稳定下一班生产工艺和质量至关重要,要严格按交接班要求进行交接。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求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如工艺操作法,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安全技术要求等,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特殊情况听从班组长或上级指示进行调整。
(3)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技术素质。以培训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学习基本理论为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实际训练,通过岗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岗位实际操作本领。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同生产工具实现结合,达到优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3.开展QC活动
QC小组是群众性的质量攻关活动,是群众参与质量管理的好形式,班组长要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开展好此项活动,组织攻关,小革新、小改革和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解决班组产品质量存在的疑难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4.完善岗位质量负责制
建立、完善岗位质量负责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在生产过程和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负责制执行情况要与班组经济责任制挂起钩来,做到优奖劣罚,实现对产品质量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保证,从而实现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加速企业发展。
5.掌握班组品质管理要点
(1)操作人员一定要根据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且于每一批的件加工完成后,必须经过有关人员实施首件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各组组长并应实施随机检查。
(2)检查人员一定要根据检查标准进行检查,不合格品检修后须再经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3)品质管理部制程科要派员巡回抽验,并做好制程管理与分析,以及将资料回馈有关单位。
(4)发现品质异常应立即处理,追查原因,并矫正及做成记录防止再发生。
(5)检查仪器量规要妥善管理和科学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