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汉,我国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国核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低能加速器、低能核反应实验、粒子探测技术和高能物理实验等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持续的推动者。1982年起主持大型高能物理实验粒子探测装置北京谱仪的研制,是大型科研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的主要科技领导之一,该项目曾荣获国家科
张存浩传
本册讲述中华文族根深蒂固的姓名由来,讲述姓氏起源、名与字、尊号、雅号、谥号等,所有关于称谓的那些事儿。理清姓名源流,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让孩子对家庭更有亲切感。内容拒绝说教,具人文关怀和历史眼光,结构丰富立体、系统性强,语言符合儿童理解能力,浅显易懂。其中出现的趣味问答,更是给小读者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浓浓中国风配图
本书围绕古今中外100位科学人物及其所创科学图景进行融合性肖像创作,分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发现、科技发明、科学探索、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幻想10个图景篇章,解析这些人物突出的代表性探索成果的经纬脉络。肖像画表现了科学人物的精、气、神,而探索成果的融入使一些平常看起来相当深奥的科学内容变得容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人们认为是社会科学的皇后,一直吸引着无数才子去探索、去研究。千百年来,人类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学知识。然而,直到1776年,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发表了他伟大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经济学才作为一个体系完整的学科为人们所认知、传颂。以亚当·斯密(AdamSmith)、大卫·李嘉图
本书遴选了推动生命科学发展进程的100位重要科学家,他们所做的事或开创生命科学之先河,或引发人类思想认识革命,或改变人类命运,或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总之,他们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印记。这100位科学家,按照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这
《汽车设计的故事》选择汽车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22位汽车设计师,讲述他们的奇思妙想、灵感来源、独特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及他们的精彩人生、坎坷命运和有趣故事等。书中配有300多幅设计师们的代表作品图和设计图,还附有“怎样设计车身造型”“怎样成为汽车设计师”等实用知识。《汽车设计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编排新颖,对启迪思想、激发好
本书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史学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体例严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面、客观、系统地梳理了古代阿拉伯族谱学家及其著作,研究了数万阿拉伯人名,是开展史学史研究尤其是阿拉伯史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本书精心选择了90多位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通过简明、活泼的文字,带我们走近这些科学家,循着他们的人生经历,倾听他们的事迹,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欢乐、挫折与痛苦,了解他们高尚的品德,勤奋好学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家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更是激励
他们颠覆传统,引流潮流,成为耀眼且令世界瞩目的艺术家:这是12位时尚大师令人惊叹的故事,他们缔造了一个承载梦想的世界,他们也都不得不面对手工业、工业和商业的多重挑战。 在他们身上,能看到英雄人物的特质:争强好胜、充满热情,有时还有些偏激。他们用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灵感掀起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时尚革命,他们满腔热情投入工作,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在通信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我们在教科书、技术专著以及科普书籍中经常见到那些闪光的名字。那么,这些英雄到底都是谁?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里程碑式的成果的?他们的背后有什么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们有什么科研经验?他们对我们有什么
本书精选了10位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通过爆笑漫画的形式,讲述他们的科学探索故事,让读者能够立体地了解这些数学家的人生、学习数学研究的方法,重温科学发现的历程。书中介绍的数学家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发明武器保卫国家的阿基米德、25岁就被特聘为数学教授的伽利略、被誉为“几何之父”的欧几里得、四大悖论提出者芝诺,以及郁郁而终的
赵必振(1873~1956)是著名的翻译家,本书汇集了他翻译的当时日本的一些进步作家编著的七部著作,三部个人传记《亚历山大》《戈登将军》《拿破仑》,另外还有希望唤醒民族觉醒进行创作的《德意志文豪六大家列传》,树立晚清时女性典范意义的《世界十二女杰》,建构优秀日本女性形象的《东亚女权萌芽史》,鼓舞积极人士文明进步、改造社
人类文明史上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发明家才对世界科技发展做出过贡献,那些玩转了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中也涌现出不少对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实验和技术发明起过促进作用的“科学家”与“发明家”。他(她)们或是通过一首诗、一幅画、一座雕塑、一支曲子、一部小说,或是通过一个点子、一张草图、一封信件、一张照片、一个设计等,为我们留下了不
本书的英文原版书FacesoftheGenome是分子生物学的摇篮一一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完成20周年之际组织撰写的一本特殊纪念册,书中云集了62位伟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各国杰出代表人物,用好友tz述的小传配上一张素描画像的方式,描绘了这些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其成长、共奋战,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和事,体现了他
姓氏是表征每个人及其家族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和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基石。本书引用大量文献史料,介绍中华姓氏的起源、发展和迁徙流布及支派繁衍,宗祠、族谱、郡望、堂号,门榜堂联、字辈排行等内容,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既富于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有关中华姓氏文化知识的国民读本。
本书将190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19位获得者的成功之路作为一个系统,基于553位中外一流科学家的数千万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且此次再版,本书对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做了简要分析。除此之外,还对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两院院士、杰出
古典音乐气势恢宏,内涵厚重,无数富有才华的音乐创作者和演奏者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典音乐史,其中不乏名垂青史的大师级人物。“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他们的才华令人惊叹,而他们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又造就了属于他们的不同的传奇,他们的故事也因此令人津津乐道。本书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帕
本书是对25位欧美新闻传播学领域知名学者的深度访谈录。这25位学者或提出过影响深远的原创理论,或在原有学科版图内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们的思想和成果基本代表了欧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典范,在不同的维度上拓展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边界,搭建了整个学科体系的骨架。 本书作者耗时三年,从中国本土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立场出发,以这种独特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