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材:文化理论与电影分析》力求做到这一点。就现阶段来说,也尽量做到像侯东阳老师在写作《国际传播学》时所说:“《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材:文化理论与电影分析》结合一些热门的理论和现象,根据一个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体例和内容方面有别于其他著作和教材,有助于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如果整个系列教材都能做到这一点,则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陈林侠,四川江油人,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等六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100多篇论文,曾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科研威果三等奖、中国电视艺术“金鹰奖”三等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已出版《文化视阈中的影像叙事》、《中国类型电影的知识结构及其跨文化比较》、《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等3部专著,并参与编写《港澳台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文学写作教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等多部教材。
序言
一、电影及其批评的特征
1.什么是电影
2.什么是电影分析
3.文本分析与内容分析
二、意识形态及其电影分析
1.意识形态概念
2.两则新闻与电影票房
3.《让子弹飞》的意识形态分析
4.《海角七号》的意识形态分析
5.意识形态的分类及其乌托邦文类
三、民族主义及其电影分析
1.什么是民族主义
2.晚清的民族主义历程及其内容
3.革命的歧义:《十月围城》的民族主义分析
4.文化的重负:《孔子》的民族主义分析
四、后殖民主义及其电影分析
1.相关术语及其理论基础
2.后殖民主义理论:赛义德、斯皮瓦克与霍米·巴巴
3.《大红灯笼高高挂》:西方视野下的东方与男权
4.后殖民的东西方观念及其影响
五、后现代主义及其电影分析
1.后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偶像的变换
2.《大话西游》:香港特殊的后现代气质
3.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
4.《源代码》:后现代与人机合体
六、女性主义及其电影分析
1.《黑暗中的舞者》的女性主义
2.波伏娃、米利特和西苏的主张与理论特征
3.劳拉·穆尔维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理论
4.《失恋33天》:消费中的“小女人”
七、精神分析及其电影分析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意义
2.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及其创新
3.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其“三界
4.岩井俊二的《情书》:爱情与自恋
5.《盗梦空间》: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
后记
1.什么是电影
这本书主要讲电影的文化分析,通过一些文化理论观照电影。这种文化分析和电影艺术分析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艺术分析是文化分析的基础,文化分析需要艺术分析的细节予以支撑。因此,我们首先要讲述电影艺术的总体情况。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具有明确的诞生时间,在1895年12月28日下午,法国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卢米埃尔兄弟利用银幕放映了一组由他们摄制的纪实短片,这组短片震惊了当时的观众。这一天是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因而被定为电影的生日。1896年,电影传人上海。美国商人雍松,也有人说是詹姆士·里卡顿,从1896年到1898年,一直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徐园、泥城桥下的奇园以及天花茶园等地方放映美国、法国的短片。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905年,在老板任庆泰的主持下,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京剧《定军山》。这部为了庆祝京剧大师谭鑫培的60岁生日,用镜头记录下其表演的电影轰动一时。
回头想想,电影艺术和其他传统艺术相比显得很特殊,从开始的大众化、不入流的世俗性,虽经过一百多年来电影艺术家们的努力,但是直到现在,即使有了影视高科技,电影还是被定位为大众艺术。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和音乐、美术、雕塑等传统艺术相比,它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知道,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的是个人的精神魅力,以感性形式表现抽象内涵。它要实现双重的征服,首先是艺术家对艺术媒介(语言)的“征服”。比如,雕塑家能够从原始的雕塑材料中窥见适合表现的形体,音乐家用乐器(声音)传达悦耳的音符,画家随心所欲地使用线条、色彩、形体等语言,小说家讲述曲折动人、起伏跌宕的故事等,这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匠心”,就是艺术作为技术存在的意义。但这还不够,必须还有一层人文意义上的“征服”,艺术家不仅需要使用媒介,而且还要传达出关于世界、人生、自身的独特观念,这就是所谓的“独运”。只有“匠心”是不够的,因为它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能表明第一层意义上的征服,因此还要“独运”,即表达特殊的个人观念,正是这个“独运”,才会出现人文对技术的征服。我们说,电影的技术性很强,但并不意味着电影的艺术性也很强,恰恰相反,由于技术性太强,电影艺术家在第二种征服中显得非常艰难,要思考怎样用更自由、完整的媒介语言去实现人文的价值观念、精神内涵,这导致电影艺术不是那么纯粹,不是那么具有个人性。“不纯粹”的意思是指电影的影像语言并不擅长表现抽象的精神价值,音乐虽然也属于抽象语言,但能够非常灵便、感性地表达抽象感受,美术的语言在表现自我时,也同样非常便利,如色彩就是情绪的表征。
概括地说,电影艺术的“不纯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它很难表现为一种纯粹的个人价值,编剧、导演、演员等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着错位,这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电影是“集体的艺术”。从表面上说,人多力量大,似乎能提炼出更大的艺术力量,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因为每个人对各个环节的艺术理解、观念、习惯等均存在差异。现在推崇的“导演中心主义”,其实是在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初期才出现的观点,并受到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双重影响。小说家兼电影创作者亚·阿斯特吕克在194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由刘云舟翻译过来,叫《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他认为摄影机与导演的关系,如同自来水钢笔与作家之间的关系,电影其实和美术、小说等一样,注重表达成长记忆、隐秘的情感、挫折的人生经验等。经过巴赞、特吕弗等理论家、批评家的努力,导演的艺术家身份慢慢地被确定下来,电影摄制小组终于形成了以导演为核心的有机结构。但是,电影很难说就是导演的艺术(就算是导演的艺术,时间也较短暂,以前是旧好莱坞时代的制片人中心,现在却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业的现状),因为导演受到太多的限制,几乎不可能在一系列作品中通过展露个人记忆、隐秘情感来表达一以贯之的主题,他更像一个组织者,把各种不同环节的人员组织起来。举个例子,张艺谋在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成为“国宝”级的文化英雄,他的艺术声誉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