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03年度国家*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生院士光辉的奋斗历程,无疑是我国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地学工作者一部内容丰富的生活教科书。本书运用口述实录和客观描述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从七个方面,记录了刘东生传奇式的人生经历。集中体现了他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总序(路南祥)
序(丁仲礼)
第一章 家世与早期成长
一、铁路人之子爱国小学生/3
二、亲历"皇姑屯事件" 深种民族恨/4
三、跨进南开门景仰张伯苓/6
四、技人救国热潮刻苦锻炼身体/8
五、“七七事变”起滞留沦陷区/10
六、奔赴后方春城求学西南联大/12
七、一年级暑假欢度二年级实习丰收/17
八、日寇飞贼肆虐美国空军援华/19
九、毕业前后多周折深谢名医王苏宇/21
十、盟国空军招待所考古学家吴金鼎/25
第二章 中央地质调查所:天堂与摇篮
一、归来归来兮!献身地质事业/31
二、时刻铭记吸清训终生难忘北暗情/37
三、湖南旅途和事佬地调所内乐陶陶/40
四、三峡工程为先驱喜见奇人萨凡奇/45
五、辛勤整理老标本潜心钻研古脊椎/50
六、旁昕中大生物系爱国运动勇参与/53
七、初出茅庐显身于复活学会立新功/55
八、来去匆匆西北行文中教诲多聆听/60
九、向往光明志不移抗迁护所迎解放/63
第三章 赤胆忠心报效人民
一、地调所接受改造陈列馆宣传汇报/69
二、东北大地找矿产胶东半岛觅恐龙/71
三、工作方向大转折内蒙草原寻宝藏/76
第四章 黄土研究的弹指一挥间
一、三门峡狂想曲/81
二、两位不同类型的导师/85
三、想象中的第四纪科学/87
四、找到了第四纪研究的方向/88
五、从农民的眼睛看黄土一一黄土的分带性/95
六、从工人的眼睛看黄土一一黄土的湿陷性/98
七、筹建地质图书馆总理关怀暖心田/100
八、完成第四纪学科建设的任务/101
九、出席第三届全苏第四纪科学讨论会/103
十、李四光的亲切教导与关怀/105
十一、出席第六届INQUA 会议/111
十二、中国黄土研究的五本书/115
十三、黄土研究的第一次冲击波一一黄土研究不限于水土保持/121
十四、黄土研究的第二次冲击波一一是下海还是上陆/123
十五、黄土研究的第三次冲击波一一是青藏高原还是黄土高原/125
第五章 京外十一年
一、黄土研究的第四次冲击波一一将黄土研究推向微观/135
二、黄土研究的第五次冲击波一一环境和黄土研究的统一/138
三、新中国第一个访美科学家代表团/140
四、登山科学考察在继续/142
五、澳大利亚贵宾来访/143
第六章 世界第四纪科学的巨匠
一、重返北京筹备盛会/147
二、成功的盛会小平的关怀1149
三、兼任科协书记促进国际合作1153
四、从第一个研究室到"五足鼎立" /155
五、中澳合作同研讨第四纪学得双赢1158
六、新时期的力作——《黄土与环境》/162
七、窗口与喉舌——《中国第四纪研究》/167
八、思念海外挚友培养接班后代/170
九、走进INQUA/175
十、当选第13 届INQUA 主席/177
第七章 探索未有穷期
一、领导科学探险亲近地球多极/183
二、石笋微层揭奥秘玛玛纹泥谱新章/187
三、开拓考古地质学阐述智圈人类世1190
四、追昔抚今展宏图还知于民论黄土/193
五、两次全面总结四大辉煌成就/196
六、泰勒环境成就奖中国黄土谱新章/198
七、国家最高科技奖地学战线首争光/200
八、主编科技专家传客观公正评学人/200
九、生命不息常奋进黄土情节永记心/202
十、九旬再传新捷报洪堡奖章赠英雄/204
十一、光辉耀苍穹寰宇同怀念/206
附录一 刘东生年谱/211
附录二 刘东生主要著述目录/217
附录三 刘东生主要获奖情况/239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5
《刘东生传》:
三、跨进南开门 景仰张伯苓
1929年,刘东生从奉天省立第二小学毕业后,父亲特地送他到皇姑屯一位私塾教师李彬清的学馆去学了半年古文。这位李老师是新、旧学兼通的,不但教古典文学(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而且数学也教得很好。像刘东生这样小学已毕业、有些基础的学生,不需要从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五经”教起了。刘东生学的第一篇古文是《滕王阁序》,里面有不少人生哲理,如“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刘东生在李彬清门下学习了半年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白天在李彬清的学馆补习,晚上还要提着马灯到离家不远处去上两个小时的英语课。
刘东生与同班毕业的同学也讨论过就业问题,大家觉得学医有前途。有一位姓马的同学,其父亲从日本留学回来,开了一家医院。沈阳有日本人办的南满医科大学,很有名,还有附属的南满中学,毕业后可升入南满医科大学,一些人为了学医,就先考南满中学。刘东生本来想学医,继承祖父、伯父的事业,但因为对日本侵略者极端厌恶,坚决不上日本学校。在升学问题上,刘东生的父亲也有自己的想法。父亲的一位同事金先生,是天津南开中学第一期毕业生,与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是同班同学。在金先生的大力宣传和介绍下,父亲决定让刘东生去考南开中学。
1930年秋,刘东生顺利考人南开中学。初到南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