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初创办于1980年,由著名史学家、原副校长郑天挺先生主持,发行15年,于1995年因经费问题停刊。此份刊物发行期间,因其刊发论文的高水平,引起全国史学界甚至国际史学界的瞩目,为南开大学、南开史学的发展带来极好的声誉。本次复刊,内容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为主,以考古学与文物研究为辅,以刊发原创性、前沿性论文为主,兼以书评和读史札记。本集刊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
复刊序言
南开史学从梁启超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1923年蒋廷黻任首届系主任发轫,中经刘崇鋐、蔡维藩、冯文潜先生赓续,历经艰辛,筚路蓝缕;1952年始在郑天挺、雷海宗、谢国桢、杨志玖、王玉哲、吴廷璆、杨翼骧、杨生茂、来新夏、魏宏运、刘泽华、冯尔康、俞辛焞、张友伦、王敦书、洪国起、南炳文等著名史家的持续开拓中,培养出大批杰出校友,出版了不少享誉学界的学术专著,在中国古代各断代史、近现代史、社会史、政治思想史、日本史、美国史、拉美史及世界上中古代史等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发出了南开史学的声音,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史学重镇之一。
1970年代后期,随着文革结束及改革开放时代来临,南开大学历史学科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随着时代进步,南开史学需要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海纳百川,平等争鸣,既彰显南开史学的学术形象,也推动历史学科的持续深入。1980年,南开大学历史系由郑天挺先生等前辈领衔创办《南开史学》,先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持编辑,后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合作编辑,每年两期,公开发行十余年,在学界颇有声望。著名学者陈振江教授长期担任此刊主编,负责运营,付出极多,贡献颇大。由于经费等诸多因素,《南开史学》1993年起停刊。至此,该刊共发行26期,发表高水平论文405篇,是1980~1990年代中国高校历史系自办史学刊物中的代表之一。
1990年代至今的30年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持续发力、经济建设成就最为辉煌的时代。以此为基础,中国高等教育及历史学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南开大学历史学科秉承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原则,历经艰辛,不断开拓,声誉卓著。1994年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项目,2004年进入国家985工程立项建设行列,2007年入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5年9月,历史学院整体迁入津南校区的历史学院大楼,教......
江沛,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社会兼职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和当代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合著、主编的学术著作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民国史纪事本末》等,以及在《近代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日本《中国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复刊序言 江沛/ⅰ
纪念刘泽华先生专栏
《中国帝王观念》一书的修订原则 张分田/003
王权主义:对传统政治的批判 张荣明/018
名山事业待后人:刘泽华先生的人生志业与学术遗产 李宪堂/024
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指引下的不懈探索
张海鹏先生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与体系建构 廖大伟 金峥杰/043
中国古代史研究
论北周宇文氏政权 张国刚/061
论武则天的太后称制 孟宪实/074
追溯中国近代的源流:韩国清史学界50年历程 〔韩〕金成修/095
中国近代史研究
陋俗改革:以近代中国溺女问题为中心 〔日〕山本英史/129
陈布雷与蒋介石资料之整编 刘维开/149
民族主义与历史书写:抗战时期中国学者的明清史研究 区志坚/171
世界史研究
日本象征天皇制的历史考察 〔日〕加藤阳子/227
绿色黄金与纸质黄金:1784~1815年的中美茶叶贸易 杜丹/265
学术争鸣
日本学界关于中日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称呼之讨论 段瑞聪/307
《南开史学》总目录(1980~1992)/321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337
《南开史学》稿约/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