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为作家、诗人春树所著的第一本旅行随笔,叙写了她的两种旅行:在地球的旅行、在内心的旅行。
多年来,春树一边坚持以一种青春的态度继续创作,一边不断拓展自己——行走地球、创办杂志、做绿色和平志愿者……她用足迹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丰富的世界,而这本书是这世界的一道门。
在她敞开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旅行的她在纽约的探险、在南非受到的震动、在泰国的所见所闻、与绿色和平众人共同开展的环保行动、与好友行走国内各城市的历程……还可以看到在内心旅行的她关于阅读、时尚、电影、友情、摇滚、诗歌、人生的体悟。
她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看世界的新视角,体现了丰富并坚持自己内心的重要性。
当你靠近她的世界,你也会被它吸引,因为它的色彩是青春,名字是自由。
《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春树用这本书给旅行下了一个新的定义。
什么是旅行?旅行是走向更深更广远的地方,不管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在自己的内心。
美国、挪威、泰国、南非、越南、朝鲜、韩国……在她笔下闪耀的,不是各地的景色,而是各种各样的人事。通过聚焦人事,她为我们展现了各种矛盾和激情,让人在行走之外能获得另一种值得回味的体会。无论是在朝鲜的爱国主义苦旅,还是在印尼的绿色和平拯救雨林行动,都包含着爱与思考。
阅读、时尚、电影、友情、摇滚、诗歌……一切关于青春与创作的主题都导向一条自我探索和自我坚持之路。无论是跟着既是摇滚歌手又是矿工的朋友下矿而写的《灵感何来》,还是叙写人生经历极为传奇的朋友的《我那个一直在流浪的朋友》,还是怀念父亲并思考来路的《2012,农村往事》,都有着引人沉思的节奏。
旅行背后,这本书其实是对自由的一种诠释——放开双脚,放开思维,在行动和思想上都做自己。
青春之火不灭,自由之星永亮,我们都在路上。
另外,这是一本没有腰封的让人移不开眼的书,全四色,铜版纸夹页,每一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我的生活还会像以前一样精彩吗?这是我在整理本书期间,有天晚上睡觉前,大脑里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
我突然想起自己还曾经去过德国魏玛。那时穿着军用式雨衣的我和那时候同样年轻的前男友一起去拜访他青春时期住过的小城。我想起了那年夏天德国的气息,想起了魏玛的石子路,还有我们睡的硬床铺。
在那里的大部分记忆都没有写进那篇德国游记中,是我当时忘记了还是故意的?但我真的去过那里,尽管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记忆是不会骗人的,它也许会隐藏起来,当突然有一天它再度浮现,只会在想象中愈加完善。
以后的生活也会像曾经的生活一样让我记忆深刻吗?这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在整理这本书时提出的疑问。
我爬起来开始改书稿。正如之前的生活是我自己创造的,之后的生活也只能由我自己负责。目前我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赶紧将这本书完成,这些文章和照片是我小说和诗歌创作的另一侧面,是完全不同的一面。
我不是一个旅行家,这不是一本旅行书。很长时间里都有个疑问:难道去的地方越多,去的地方越偏,去的那个人就越牛,越有智慧吗?后来我有了答案:当然不是。只有在这过程中得到的个人感受才是有价值的,否则海就是海,大楼就是大楼,博物馆里的艺术品就只是艺术品而已。旅行对我来说并非呈现而是再度创作:将脑海中的精神世界进行拼贴,最终达到完整。我拼的并不是地图,而是我的世界观。
我希望我所看到的都能与我的过去会合或碰撞,就像去美国之前,我都是从电影和书里了解美国,我必须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它与我以前认识的有何不同。有一天我希望去俄罗斯,并不是因为我没有去过俄罗斯,而是因为我渴望看到我喜欢的俄国作家伊万?布宁写到的乡间风景,想看看电影里出现过的红场。
列维?施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里写:“我讨厌旅行,我恨旅行家。”我永远不会写单纯的游记或攻略,我在乎的是旅程中的个人感受,那是无法被复制和取代的。而我的个人经历都那么荒诞:二十一岁的时候去曼谷见网友,结果人家割腕了,不过没死;在平壤我们旅行团里有个男的还想跟我一夜情,一直劝我跟他住一个房间(当然我没答应,倒是佩服那个家伙在朝鲜都色心不减);在丽江的时候我和闺蜜去湖边玩,在回来的路上我一不小心栽到了路边的沟里,胳膊和腿全都被路边的植物扎伤了,把她逗得哈哈大笑;与人约好去台湾旅行,结果我没带护照,被中途拦在了香港机场……这些实在没有什么普世意义,全是个人经历。
书中还有一些短文,所记内容时间跨度较长,不知道算是随笔还是别的什么,我认为放在这本书里也是合适的——在自己的内心旅行难道就不叫旅行了吗?
春树
2012年6月16日于北京
春树
作家、诗人,1983年生,自高中辍学后开始自由写作,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光年之美国梦》《红孩子》和个人诗集《激情万丈》等作品,主编《80后诗选》《缪斯超市》。其中,《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被译为多国语言,传播广泛。2004年2月,春树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网络文化先锋奖”,并成为美国《Time》亚洲版的封面人物。
记春树
春树,爱是共同的语言
致春树
自由新生活
另一篇前言
楚山秦山皆白云
Part Ⅰ
你知道UO是什么意思吗?
德国苍穹与戏梦巴黎
波罗的海的重逢
泰国旅行记
一次效果绝佳的爱国主义苦旅
休对故人思故国
孤独是孤独者的通行证
漫漫自由路
“汉城”的雨
夏威夷的海
扭腰国
爱荷华默思
乞力马扎罗的雪
越南,熟悉的异国
Part Ⅱ
与绿色和平一起拯救雨林
Part Ⅲ
彩云之南,什么都可以
长安,长安
青春的保定
青春的承诺
当世界抛弃我时,我就大喊:Music!Music!
我想
周末晨昏
只有精神病才在午夜写诗
灾后心灵重建
澳门小心情
在上海“搞艺术”
PartⅣ
燃烧的夜晚
夏日之恋
西班牙的雨落在平原上
但求速死,以便重生
青春梦里人
情迷游泳池
俄罗斯“80后”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革命就像一场电影,革命就像一场流星雨
Part Ⅴ
缪斯本色
全球化的青春
标榜
你这么抒情不觉得可耻吗?
迟早要去猎鹿
飞行
什么没见过呀
买书者
眼影与香水
从一双马丁开始
沟壑难填
妇女闲聊录
收藏旧物
舞遍全球
灵感何来
多年前输出的价值观
每个成年人心里都有一个肮脏的小秘密
另的并非一回类
永远热泪盈眶
我那个一直在流浪的朋友
2012,农村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