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还是沉默。《西海日报》405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第五支部正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根据报社安排,原停薪留职在外数年的朱平重新回到报社,被安排在第五支部,驻支部副社长、机关党委书记张帅介绍了下情况,要大家表个态。“朱平,我和你在晚报同事几年。记得那时你刚从技校后勤部调进报社,那时你是敬业的、阳光的,也是求上进的。我希望你还能回到那个时候,这是我对你的期望。这些年,你离开报社,在社会上闯荡,我们也都知道你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犯了些错。毛主席说,人都会犯错误,改了就是好同志……
融媒体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广告的断崖式下滑,让曾经一报独大、一大的传统媒体的广告部主任们无所适从。
反映和记录时代变迁的新闻报纸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经受着各种阵痛,从全额拨款没有创收任务的机关报到差额拨款,到没有拨款,到走向市场。其间,都市报短短二三十年的轰轰烈烈的发展既见证、记录着历史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国人为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路历程。同时,也书写着自身从起步到辉煌到断崖式下滑,到改版、停刊、融合,一个新闻品种的全部兴衰荣辱。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朱瑞等与刘海洋之间的矛盾、斗争,其实也就是决定报社前途和方向的斗争括晚报改革,报业大厦的建设,媒体融合及报社印刷厂的发展等等有一只无形的手,或推或拽,成为的掣肘。但无论矛盾着的斗争,还是斗争中的矛盾难阻止报社与社会一道,滚滚向前的趋势。
李平的成长轨迹,既是因他的才华横溢,得的赏识,一直是“御用记者”,也是他具备坚实的基础加上肯学肯钻把握住了机会。仅用十多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编辑,他是实力派的代表。而有着崇高新闻理想的王小度及王剑、陈延平等,始终默默无闻地践行着心中的:做一名的新闻人,努力成为名记。他们既有目标理想,又胸怀正义、满腔热情。正是他们,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在与负能量和对立面的不断斗争中,成熟成长成才,并支撑起作为社会细胞——报社这个集体的正能量框架。
西海市,不东不西的一个普通的设区地级市,经济收入一般,资源一般,基础一般,当然它的报业发展也是一般。但也因为这种普遍性,也就更具代表性,正可以从西海报业是《西海晚报》的心路历程及其所报道的新闻中,窥见全国报业的发展兴衰,并记录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西海晚报》与其他众多城市的晚报或都市报一样,大多创刊于以《华西都市报》为先驱的都市报兴起的世纪90年代,然后经历了撤地设市后上划到《西海日报》,由县级机关报转变身份成为市级日报的子报。再之后,西海晚报在日报下,曲折前行,从发展到兴盛,到受到挤压,到出现断崖。其间,以城市晚报的身份,见证着西海市的发程,像个忠实的史官一样,经历、记载着西海的喜怒哀乐。是15年后,《西海晚报》和中国甚或全球传统媒体,共同经历着特殊的考验。因种种原因,《西海晚报》阵痛后几乎就要再演悲欢离合,与其他的兄弟晚报、都市报等媒体一道,走向被融合或停刊的末路。但是,关键时刻,《西海晚报》把握住了机会,或说“惜壳救市”,或说“借船出海”,整合多方力量,终力挽狂澜,在传统媒体是都市报媒体断崖式、崩塌式发展、关张之际,终于放段,杀出一条血路,一步步走上另一条阳光灿烂或将继续一直“朝阳”的媒体融合大道。至少,他们找到了希望的“出口”,一条都市报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出路”。
在自媒体满天飞,“全民皆记者”的当下,《西海晚报》后选择的既要展,也不忘记能发挥的“破晓”之路,或许值得我们传统媒体借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融时代》正是讲述着这些故事。同时,又记录着一家地市传统纸媒各个阶段发展所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记录着社会改革中的点滴括自身的欢喜和忧伤。这些,也正是当下全部传统媒体正经历着的,阵痛着的。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西海晚报》及刘海洋、王剑等人所有的经历和思考正是当下传统媒体和媒体人的经历和思考。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记者,既是社会建设的热情参与者,也是冷静的旁观者,同时还是忠实的记录者。矛盾着,斗争着,着,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好。
李夏署笔名夏署、夏晨,70后,江西遂川人,转业,现为井冈山报主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吉安市作协、文志协。先后获中国地市报、中国城市报等新闻奖、副刊奖128项,发表作品400余万字。有作品收录于《14中国散文年鉴》《15中国散文年度佳作》等;主编、出版散文作品集《惊醒的芬芳》及《“两山”理论吉安实践与探索X残阳如血X井冈红谣》等书。
引子……001
千禧年:《西海晚报》上位……003
初次见面……005
晚报的店面资产……007
分歧开始……009
爱情是美好的……012
顺势而上……014
社长咄咄逼人 ……017
制造机会,借力外援……0
招兵买马……022
良心拷问……026
过个记者节……029
岂让英雄流血又流泪…….030
广场改造 ……032
躲不过的灾难:“非典”来袭…..034
空降神兵 ……038
择校:引四方来“嘲”…….040
高端大气的“会客厅”……042
卑鄙目光盯上经适房……046
高考三十年……049
“双面彩”问世…051
要设首席记者……055王小度荐书……057一定要建报业大厦…061曝光,让海花“伤筋断骨”…….066新闻大厦终于立项……069再次调研…070
浓墨重彩报道中心工作……074
警记联欢……077
看戏比唱戏的多……079
经济命脉……082
打赢官司……086
“3·15”大戏上演……088
报纸审读…090
晚报改制……095
通天大娄子……098
制服武疯子……105
刘海洋荣归报社……108
大型讨论:接力爱心 传递温暖……111改行时 ……113
晚报广告千万目标……115王剑任扶贫…118报社乔迁……122
脱贫攻坚……125
传媒业的“中央厨房”……126贫困退出…128
……
暗恋依旧…4
商会应聘……7
后的告别晚餐210谁动了我的奶酪214查出问题一箩筐……217报社的媒体融合…2
盘点停刊:挥手为明天……224路转溪桥忽现……229雷厉……231一个时代的使命……233临阵换将“剑”上弦……236办报新方向……238
不得不说的新冠疫情……240
西海“土”货出尽风头……245
网络服务公司横空出世……247
矛盾集中爆发……249
“壹毛快递”跑得欢……251
停刊与《南都》的强势表彰……253搭建集团框架…257
西海新闻传媒集团成立……260熙熙攘攘的菜市场……262
后记……263
引子
沉默,还是沉默。
《西海日报》405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第五支部正在召开支部员大会。根据报社安排,原停薪留职在外数年的朱平重新回到报社,被安排在第五支部,驻支部副社长、机关张帅介绍了下情况,要大家表个态。
“朱平,我和你在晚报同事几年。记得那时你刚从技校后勤部报社,那时你是敬业的、阳光的,也是求的。我希望你还能回到那个时候,这是我对你的期望。这些年,你离开报社,在社会上闯荡,我们也都知道你沾染了一些不良犯了些错。说,人都会犯错误,改了就是。所以,我们也希望你能以壮士断腕之决心,把这些坏掉。否则,半年后我就会劝你,或者报请上级组织开除你的籍。这算是我对你的警示。你到了第五支部后,每月向我写一份思想汇报,将你一个月来的思想体会、工作感受和生活情况等向我和支委会报告。这段时间,支部会帮助你。这算是我代表支部对你的挽留。”沉默一大段时间后,支陈延平终于打破沉默,深思熟虑地说了三条意见。
陈延平刚说完一会儿,一直耷拉着脑袋的朱平终于抬起头来,但此刻,他已经泪流满面,“为什么开始时没有一个人和我说这样的话,没有一个人拉我一把,偏有些人还把我往火坑里推……让我走了这么多的弯路,受了这么多的挫折……请放心,我一定努力工作,做一个好记者。”朱平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将这些话断续但完整地表达了出来。或许,他是真的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对他的挽救。所说的话虽然很难听,但对他又确实是治病救人的,是振聋发聩的。这就是丑话说在前头,逼你选择方向,选择正确的方同。朱平知道,以陈延平的个性,他一定说到做到。其实,自己也是下定了决心,这次一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否则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同事,也对不起。
支部大会开完后,陈延平回到了副刊部1室。他坐了下来,再次思考了下他在支部大会上的表态和对朱平的一些事来,想为什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分管行政和务,挂点联系第五支部的张副社长会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自己。
朱平是前任社长朱瑞的儿子。十二年前,当朱瑞坐上社长宝座的第二年,就把在市技校办公室做内勤的朱平调入报社的子报《西海晚报》做记者。当然,25岁的朱平来报社之初,是一个好小伙,就像大多数走向社会没几年的青年一样,有着远大的理想,有着自己的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可随着父亲在报社位置的稳固和威望的提升,朱平身上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朱平都没能觉察到。比如,经常有同事隔三岔五地请他吃饭、打牌,有之前很少和他联系的同学、熟人约他唱歌、喝酒,比如,报社小车司机经常性地带他出去玩,教他开车,并怂恿他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独自开车,甚至开回家,等等。
在权力的拥护下,朱平更是放松了警惕,迷上了喝酒、唱歌、打牌,业务本就不熟不精,一放松就更是一落千丈。业务上得过且过,生活却日渐迷茫,终还沾染了赌博和的恶光了自己的工资就问老子要,要不到就问朋友借,向同事借,甚至,终于被债主追到报社来,的事也隐约败露,没法正常上班了。六年前,已经退居二线的朱瑞不得不求下任社长看在自己的面上,给朱平办了停薪留职,算是保住了职位,没被开除。可朱平没了报社的约束、管制,更是滑向了堕落的深渊,一度从人们的眼里消失了,没了任何声息。
市里开展吃空饷人员和在职不在岗人员清理整治。西海日报社有两个人。一个是印刷厂的一线工人张华,早些年停薪留职自己办厂,据说风生水起的。这次清理整顿,他直接辞掉了印刷厂的工作,编制、身份也不要了,专职经理。另一个就是朱平。朱瑞考虑了很久,又厚着脸求了现任社长刘海洋好几次,还担保儿子已经改好了,一定不会影响报社工作。碍于情面,在朱平写下保的前提下,刘海洋才勉强同意了朱平回报社上班,还留下句话:先上着,看他的表现再定。当然,这些只有班子的几个人知道。
其实,刘海洋知道,如果朱平“贼心不死”,没有戒,那么他就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