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视觉的艺术。观摩和分析经典作品或许是习得纪录片技艺的最佳途径,这是本书创意和创新的初衷。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本书以对经典纪录片的解析替代枯燥刻板的教条,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取代抽象理论的描述,以群体的多元分析代替个人的单一判断,并提供了“文字+视频”的双重教学文本。
本书从600多部纪录片中精心挑选40余部作品进行分析,以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实际为依据,将这些作品大致分为人文类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栏目类纪录片、新纪录运动作品、人物类纪录片、纪录片导演与作品研究、外国纪录片等七部分,着力反映我国纪录片20多年来的创作实绩及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的嬗变。
每一部作品都放在纪录片发展史的坐标系中予以考察,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从主题、题材、画面、构图、解说、音乐、剪辑、镜头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文字优美,解读到位。
为方便教学需求,本书配有40余部作品视频集粹的助教光盘,填好书后教师信息反馈单后即可获赠。
陈国钦,河南新野人。2003年获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学位,现攻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影视艺术、戏剧戏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文艺报》、《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电视》、《戏剧》、《戏曲艺术》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十余
序
绪论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纪录观念的嬗变
第1章 叙事的嬗变与意义的可能——《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解析
第2章 长江之歌——《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解析
第3章 真实再现 返璞归真——《望长城》解析
第4章 还原与重构——《故宫》解析
第5章 探寻江南文化的深邃星空——《苏园六纪》、《江南》解析
第6章 跨越时空的影像美——《复活的军团》解析 钡
第7章 纪录与诠释——《邓小平》、《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解析
第8章 文献纪录片的话语方式——《新四军》解析
第9章 困境中的守望——《沙与海》解析
第10章 消逝的精神家园——《最后的山神》解析
第11章 意义与结构——《龙脊》解析
第12章 客观纪实与主观表现的完美结合——《三节草》解析
第13章 成长的欢乐与烦恼——《长大的故事》解析 序
绪论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纪录观念的嬗变
第1章 叙事的嬗变与意义的可能——《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解析
第2章 长江之歌——《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解析
第3章 真实再现 返璞归真——《望长城》解析
第4章 还原与重构——《故宫》解析
第5章 探寻江南文化的深邃星空——《苏园六纪》、《江南》解析
第6章 跨越时空的影像美——《复活的军团》解析 钡
第7章 纪录与诠释——《邓小平》、《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解析
第8章 文献纪录片的话语方式——《新四军》解析
第9章 困境中的守望——《沙与海》解析
第10章 消逝的精神家园——《最后的山神》解析
第11章 意义与结构——《龙脊》解析
第12章 客观纪实与主观表现的完美结合——《三节草》解析
第13章 成长的欢乐与烦恼——《长大的故事》解析
第14章 电视纪录片的美学品格——《唐代丝绸复原记》解析
第15章 灵与肉的流浪——《流浪北京》解析
第16章 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老头》解析
第17章 日常生活中的政治现实——《八廓南街16号》解析
第18章 后工业时代的冰海沉船——《铁西区》解析
第19章 青春群像: 追逐梦想的人——《我们的留学生活》解析
第20章 当现实照进梦想——《歌舞中国》解析
第21章 留美幼童的影像记忆——《幼童》解析
第22章 见证亲情的力量——《俺爹俺娘》解析
第23章 梦想开始和遗失的地方——《姐妹》解析
第24章 最是那一段与世隔绝的忧伤——《德拉姆》解析
第25章 雄浑悲壮的生命之诗——《空山》、《平衡》解析
第26章 精神家园的个人化追寻——《幼儿园》、《英和白》、《舟舟的世界》解析
第27章 艺术与真实的神话——《奥林匹亚》解析
第28章 大自然的和谐鸣奏——《小宇宙》、《迁徙的鸟》解析
第29章 现实的力量——《开垦平原的犁》、《河流》解析
第30章 人性的透视——《小鸭子的故事》、《狐狸的故事》解析
第31章 游走在艺术与政治之间——《华氏911》解析
第32章 远离尘嚣的野性与亲情——《哭泣的骆驼》解析
第33章 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走向——以探索频道与《探索·发现》栏目为例
后记